面壁。泪痕湿。相见含毫灯下立。风鬟雨鬓吴宫隔。
芍药香消堪惜。明妃远嫁归何日。一曲琵琶凄恻。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的词,作者通过描绘古代美女李香玉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句释义:
- 面壁:指李香玉独自面对一面墙壁,形象地表现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 泪痕湿:形容李香玉眼中含着泪水,流露出内心的哀愁。
- 相见含毫灯下立:指李香玉在微弱的灯光下,手持笔墨,独自对着墙壁,思念着远方的人。
- 风鬟雨鬓:形容李香玉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雨水沾湿了鬓角。这既描绘了她的美丽,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多舛。
- 吴宫隔:指李香玉身处的皇宫与吴王宫殿相隔遥远,象征着她与心爱的人之间的距离。
- 芍药香消堪惜:形容李香玉手中的芍药花瓣已经凋谢,令人感到惋惜。这里的芍药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明妃远嫁归何日:指李香玉被迫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从此远离家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这里的“明妃”是指李香玉,“远嫁”是指她被迫嫁给冒顿单于。
- 一曲琵琶凄恻:指李香玉在宫廷中演奏琵琶曲,声音凄凉而悲伤,让人感到她的心境之苦。这里的“琵琶”象征着李香玉的音乐才华和内心的情感。
译文:
李香玉独自面对墙壁,泪水湿润了双眼。她在微弱的灯光下,手持笔墨,思念着远方的人。她的发丝被风吹乱,雨水沾湿了鬓角,象征着她的命运多舛。她手中握着的芍药花瓣已经凋谢,令人感到惋惜。李香玉被迫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从此远离家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她在宫廷中演奏琵琶曲,声音凄凉而悲伤,让人感到她的心境之苦。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李香玉的刻画,展现了她的命运多舛和内心的悲苦。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词中的典故和历史背景也为这首词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