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淮围画阁。桃叶桃根,髻子新梳掠。不畏风波江上作。长篙自有王郎捉。
谁向津头施略彴。高架虹梁,偃卧青龙角。寄语黄姑依样学。填河不复劳乌鹊。

【注释】

(1)《蝶恋花·桃叶渡》是一首咏物词,写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作者张舜民,字芸叟,号浮休道人,邠州(今陕西省彬县)人。他以关心时政、抨击朝政腐败著称。本篇即是作者借咏物寄怀之作。

清淮:指淮河之水清澈如镜。《水经注》说:“淮水又东径桃叶津,汉世谓之桃叶渡。”

画阁:即“画楼”,指有彩绘装饰的楼阁。

桃叶桃根: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在经过长江时,船到江边,见一个女子正采莲,便请她同坐。那女子说:“我叫桃叶,这是我家的主人”。季札问她家主人姓什么?她说姓“丘”。季札赞叹她的美貌,于是把船靠岸,两人就坐在船头,一边赏玩风景,一边谈论着彼此的身世和家事。临别时,那女子说:“今后你再来,要乘着我家的小船来才行啊!”季札记住了女子的话,以后果然再没有见过她。后来人们就把男女约会的地方叫做桃叶渡。这里泛指渡口。

长篙:即船桨。

王郎:这里指船上的人(船夫)。

施略彴:即“施略桥”。

高架虹梁:即“高架虹桥”。虹梁是神话中天上的彩虹形桥梁。

偃卧青龙角:即“偃卧青龙背”。

寄语黄姑:这里指让渡口的女子也学样做。

填河:这里指把河水填平。

【赏析】

此词上阕写舟行至渡口的情景。首三句点出渡口的位置和渡船的特点。“清淮”两句写渡口四周的环境,以及渡客的心情。接着写渡客过江时的感受。“不畏风波江上作”一句,表现了渡客的豪迈气概。下阕写船夫驾舟过桥的情况。开头三句写船夫驾舟过桥时的动作与神态。接下来四句写渡口的女子对船夫的感谢与祝福。最后两句写船夫驾舟过桥后的行动。全篇以议论为主,语言平易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