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荷田,青柘路。目送折腰步。烧过炉香,欲别又还住。曲廊买得泥孩,旋呼小玉,留付与、夜灯儿女。
几回顾。人影归绿杨中,鬓腻惹香絮。溪转桥横,青雀舫无数。重帘似隔天涯,谁传消息,三十六、鸳鸯飞去。

祝英台近·烧香词

紫荷田,青柘路。目送折腰步。烧过炉香,欲别又还住。曲廊买得泥孩,旋呼小玉,留付与、夜灯儿女。

几回顾。人影归绿杨中,鬓腻惹香絮。溪转桥横,青雀舫无数。重帘似隔天涯,谁传消息,三十六、鸳鸯飞去。

注释:

  • 紫荷田:指田间的紫色荷花田(或泛指田野)。
  • 青柘路:青色的柘树路(或泛指乡间小路)。
  • 折腰步:形容人的弯腰姿态,这里可能指祈祷时的虔诚动作。
  • 烧过炉香:在炉上焚烧香料。
  • 欲别又还住:形容人在离开与留下之间犹豫不决的状态。
  • 曲廊:“弯曲的走廊”,形容曲折蜿蜒的长廊。
  • 小玉:指古代美女西施。
  • 夜灯儿女:指在夜晚用灯光照亮的孩子们。
  • 人影归绿杨中:指人影回到绿杨丛中(或泛指傍晚时分)。
  • 鬓腻惹香絮:形容鬓边沾满了香气,使头发显得油腻。
  • 溪转桥横:指溪水转向,桥梁横跨。
  • 重帘:多层窗帘。
  • 三十六、鸳鸯飞去:指三十六个灯笼被风吹飞了(或泛指风起时的景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清代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