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缩缓束春衫翠。柔娥近,酥娘比。倚阑横截,织梭低并。一捻沉檀通体。乍相抱、金凤屏边,宛携来、露桃宫里。
尺六量成可似。掌擎看、柳条真细。作行云样,怕风吹去,五色千丝须系。舞茵上、戏学旋波,惯收裙、锁莲垂地。
【注释】
柳腰:柳条。轻:轻盈。茜缩(qiǎn shōu)缓束春衫翠。柔娥:形容女子的纤弱,柔美。近:接近。酥娘:指美人儿。比:比作。倚阑(yǐ lán)横截,织梭(shū):织布用的机梭。低并:织布时把梭子放到下面。一捻(niè):一把。沉檀通体:指衣服的颜色,泛出檀木的香味。乍相抱、金凤屏边,宛携来、露桃宫里。尺六量成可似。掌擎看、柳条真细。作行云样,怕风吹去,五色千丝须系。舞茵上、戏学旋波,惯收裙、锁莲垂地。
【赏析】
此词写美人儿在绣花楼上绣花的情景。起三句先点明美人儿的身份,接着写她的外貌和动作,最后写她绣花的动作和技巧。全词写尽了美人儿的娇美与才艺,读后令人叹服不已。
“柳腰”二句,写美人儿的身材苗条,身姿优美。“茜缩缓束春衫翠”,用“茜缩”一词,形容女子身材纤细苗条,衣襟束得紧紧的如绿翡翠一样。“柔娥”二句,写女子的容貌美丽,仪态万千。“柔娥近”,指女子容貌柔美,像月亮一样;“酥娘比”,指女子的肌肤如同酥油一般细腻柔软,更胜于美女。“倚阑横截,织梭低并”,描写女子正在绣花楼中,倚着栏杆横着身子,一边织着花纹,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捻沉檀通体”,描写女子手中的针线,如同沉檀木香那样沁人心肺。“乍相抱、金凤屏边”,描写女子突然将绣花的针线紧紧地抱着,仿佛抱住了金凤凰般的屏风,十分珍贵。“宛携来、露桃宫里”,描写女子好像从仙境带到了人间,手中拿着绣花针线就像从露桃宫中拿来的一样珍贵。
“尺六量成可似”二句,写女子手中的针线,长度只有一尺六寸,但质地非常细腻,可以用手捧起来。“掌擎看、柳条真细”,描写女子用手指托着这细细的针线,就像托着柳条一样纤细。“作行云样,怕风吹去”,描写女子手中的针线犹如行云一般,虽然很美丽,但是却害怕被风吹走。“五色千丝须系”,描写女子手中的针线有五颜六色的丝线,需要牢牢地系住。“舞茵上、戏学旋波”,描写女子在舞蹈的地毯上,像戏耍波浪一样地绣着花纹。“惯收裙、锁莲垂地”,描写女子绣花熟练到能够把裙子上的荷花绣得垂到地面。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绣花楼中绣花的场景,通过对她的动作、神态、表情等细节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她的才华和美貌,读后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