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薏生于莲,甘苦同一天。
谁甘复谁苦,转眼换尘鲜。
究其甘苦种,藕实二何先。
藕空实有心,何者相因缘。
实落还成藕,生性胡同然。
华如车轮大,叶或小如钱。
处秽比君子,宅净胎圣贤。
净秽性不二,差别随境迁。
自非粲莲舌,此蕴终难宣。
璞老莲邦客,蓄念金刚坚。
成佛佛有待,翻让灵运前。
眷属字纪云,两载从餐眠。
熏染岂云久,入苦遂能蠲。
灵山华藏海,仅挹埃与涓。
便闻弥留顷,合掌迎金仙。
想有幡幢葆,天半纷反翩。
宁歇懈慢国,会叩莲池边。
化为池中华,色异根当连。
璞也跻百岁,定证如来禅。
指月明净性,魄满光自圆。
礼日参初观,寂照穷悲泉。
十念非诳语,吾曹庶勉旃。

邓生纪云璞君族弟也依之学佛两载合掌诵佛而化璞君喜为往生之徵贻书远告即用其见赠韵论次其事

注释:邓生,邓生纪云璞。君,对人的尊称。族弟,同宗族的兄弟。也,也。依,依照。两载,两年。合掌,双手合十。诵,诵读。佛,佛教。而化,成仙。璞君,邓生纪云璞的父亲。喜为,感到高兴。为,是,表示判断。往生,去世。之徵,征兆。贻书,送信。远告,寄信告诉远方的人。即,就。用,使用。其,代词,指邓生纪云璞。见赠,收到礼物并表示感谢。韵,诗歌的格式。论次,论述次序。事,事情。

薏生于莲,甘苦同一天。谁甘复谁苦,转眼换尘鲜。究其甘苦种,藕实二何先。藕空实有心,何者相因缘。实落还成藕,生性胡同然。华如车轮大,叶或小如钱。处秽比君子,宅净胎圣贤。净秽性不二,差别随境迁。自非粲莲舌,此蕴终难宣。

注释:薏米(wěi mǐ)是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薏苡(yì yǐ)是薏米的一种,又称苡仁、苡米等。莲子(lín zǐ),是睡莲科植物莲的果实。莲子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作用,被中医视为滋补佳品。《诗经》中有“彼采艾兮”等诗篇。

“薏生”出自《诗经·谷风之什·四月》,“薏苡生下土”。意思是说薏米从土中生长出来。“甘苦同一天”出自《诗经·邶风·柏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薏米的味道是甘和苦的。“谁甘复谁苦”出自《诗经·魏风·陟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谁会喜欢甜的就会讨厌苦的,会讨厌甜的就会喜欢甜的。

“究其甘苦种”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研究薏米的品种。“藕空实有心”出自《诗经·周南·关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藕里面是有思想的。“何者相因缘”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是什么原因使得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呢?“实落还成藕,生性胡同然”出自《诗经·周南·汉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成熟的莲子就变成了藕,它的性质是直的而不是曲折的。“华如车轮大,叶或小如钱”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它的花非常大,叶子可能很小像钱币一样。“处秽比君子,宅净胎圣贤”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它处在污泥中就像君子一样,住在干净的房子里就像圣贤一样。“净秽性不二,差别随境迁”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洁净和污秽的本质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区别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自非粲莲舌,此蕴终难宣。”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莲花那样美丽的话,这个秘密是无法传达出去的。

璞老莲邦客,蓄念金刚坚。成佛佛有待,翻让灵运前。眷属字纪云,两载从餐眠。熏染岂云久,入苦遂能蠲。灵山华藏海,仅挹埃与涓。便闻弥留顷,合掌迎金仙。想有幡幢葆,天半纷反翩。宁歇懈慢国,会叩莲池边。化为池中华,色异根当连。璞也跻百岁,定证如来禅。指月明净性,魄满光自圆。礼日参初观,寂照穷悲泉。十念非诳语,吾曹庶勉旃。

注释:莲邦,即莲国,指佛教净土世界。金刚,佛教用语,指坚固不动摇的心地。莲邦客,即在莲国修行的和尚。积念,即积累善念。金刚坚,即金刚般若经所说,心如金刚石般坚固无瑕。佛,佛教中的圣者。待,等待着的意思。眷属字纪云,指的是邓生纪云璞的父亲。两载从餐眠,两年的时间里他都在吃斋饭睡觉。熏染,佛教用语,指通过信仰和实践获得的智慧。入苦遂能蠲,进入了痛苦的困境就能得到解脱。灵山华藏海,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极乐世界。华藏海就是极乐世界的别名。挹,舀取。埃,尘埃。涓,细小的水珠。幡幢葆,佛教中一种装饰物,代表佛陀的教诲和智慧。天半纷反翩,天上的云朵纷纷飞旋回旋。宁歇懈慢国,宁愿在懈怠的国家里休息一会儿也不会懈怠怠慢的国度。宁,宁可。懈慢国,指懈怠怠慢的国家。会叩莲池边,会去拜访荷花池边。化为池中华,荷花变成了池塘中的一朵花。璞也跻百岁,邓生纪云璞也活到了一百岁。跻百岁,活到一百岁的意思。定证如来禅,已经确定证悟了如来的佛法。指月明净性,指着月亮来净化自己的心灵。魄满光自圆,形容自己的心充满了光明。礼日参初观,每天去参加佛教的仪式活动。寂照穷悲泉,寂寞地照见一切痛苦的根源并且彻底地消除它们。十念非诳语,即使只念十个佛号也是真实的语言。吾曹庶勉旃,我和你们一起努力吧。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佛教禅宗的文章,主要讲述了邓生纪云璞学习佛法的经历和他最终成佛的故事。文章首先介绍了邓生纪云璞的背景信息和他的两位亲属邓生和璞君。接着描述了邓生纪云璞在佛教中的修行过程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然后详细描述了邓生纪云璞如何通过坚持修行和实践智慧来克服这些困难并最终成佛的故事。最后总结了邓生纪云璞的修行成果和他所得到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