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思量、镜中人影,春风犹识娇面。青风才落沧桑改,拂拭画奁重见。看万遍。抵一霎、灵洲聚窟香痕现。桃哀柳叹。问前度刘郎,当年张绪,对此恨深浅。
青溪曲,当日枇杷庭院。寒烟衰草相半。梅边便唤香魂起,争奈地移天换。君莫怨。犹博得、黄金骨贵江山贱。鸳鸯冢畔。指两点金焦,眉横黛损,极目水天远。

【注释】

蓦:忽然。镜中人:镜中之影,喻指自己。刘郎:即刘晨,传说中的古代仙人,晋代人。张绪、刘晨:皆为东晋时人。

青溪曲:唐白居易《琵琶行》有《听邻家少女弹青娥琴歌》,诗中有“青娥舞罢寂无声,若闻弦响知何处?”句。青娥,古时称美女。这里借以泛指美女。

【译文】

忽然想起镜中人的倩影,春天的风还认识那娇美的脸。春风刚过又见沧桑改变,拂拭画奁重新见到。看万遍也抵不过一霎,灵洲聚窟香痕现。桃树柳条都哀伤叹息,问前度刘郎,当年张绪,对此恨深浅?

青溪曲处,当日的枇杷庭院。寒烟衰草相半。梅边便唤香魂起,争奈地移天换。君莫怨,犹博得、黄金骨贵江山贱。鸳鸯冢畔。指两点金焦,眉横黛损,极目水天远。

赏析:

这首词是咏史之作,通过写一个女子对昔日爱情的回忆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感叹。全词以女子之口吻抒写,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上阕开头两句“蓦思量、镜中人影,春风犹识娇面”,写女子思念自己的情郎,而情郎却已经不知去向。这种思念之情,在下文得到进一步展开。接着三句“青风才落沧桑改,拂拭画奁重见”,“青风”指青春,“画奁”即美人梳妆用的镜子。这里以“青风”暗示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以“画奁”暗示女子的美貌。“看万遍”四字表明女子反复观赏这画像已久。“抵一霎”四字则点明女子观看的次数之多,时间之长。“灵洲聚窟香痕现”二句描写了画中人容貌之美,令人陶醉。“灵洲”、“聚窟”都是佛教名词,分别指佛国仙境中的小岛和莲花座上,这里用来比喻画中人的美貌。最后二句“桃哀柳叹”二句写画中人的容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比,显得更加美丽动人,但同时也更易衰老。“问前度刘郎”,“前度刘郎”指的是刘晨,传说他曾到过天台山采药不返;“当年张绪”,“张绪”指的是南朝梁代诗人张缅,他曾因爱上一位女子而不得其意,后来终于成婚,婚后发现所爱的那位女子就是他的妻子。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画中人的美貌。“恨深浅”二语表明女子对这位情郎既爱又恨,爱的是他曾经来过她的家乡,为她采药不返;恨的是他后来娶了别人。

下阕开头二句写女子来到青溪曲旁,看到庭院内的枇杷树和衰草,想到从前曾在这里见过刘郎和张绪,而今物是人非,不胜感慨。“梅边便唤香魂起,争奈地移天换。”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用以比喻女子的纯洁美好;“香魂”指画中人的魂魄。“争奈”二字说明女子无奈之情。“君莫怨”二句意思是说:你不要怨恨我,因为我现在虽然沦落风尘,却仍保持着高贵的品节。“犹博得”二句是说:你尽管现在地位卑贱,但只要保持高尚的品德,仍然能够获得人们的赞美和尊重;即使现在被世人遗忘,也不会遭到鄙视和冷落。“鸳鸯冢畔”二句写眼前所见。“两点金焦”是指杭州的凤凰山(又名钱王山)上的两座高峰。“眉横黛损”二句写眼前所见女子容颜憔悴,眉间皱纹横生。“指两点金焦”一句是说:你看那凤凰山上的两座山峰,就像一对鸳鸯一样相互依偎在一起。“极目水天远”二句写眼前的景色。“极目”即举头遥望的意思。“水天远”指眼前江水与天空相接,视野极为辽阔。“极目”一词,不仅表达了女子此时心情的开阔和开朗,而且也预示着她今后生活的美好前景。

这首词通过写一个女子对往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全词以女子之口吻抒写,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