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鹃又促春光换,芳华欲留何计。懊恼兰心,模糊柳态,暗被箫声勾起。疏篷倦倚。仗尺八苍龙,细传心事。一舸鸱夷,水天日落碧无际。
溪山依旧丽冶,奈零笳断角,撩乱清思。战血关河,军声草木,甚处云林仙地。遗山老矣。有乐府新声,付谁纤指。梦想春阳,愿飞身画里。
【诗词原文】:
啼鹃又促春光换,芳华欲留何计。懊恼兰心,模糊柳态,暗被箫声勾起。疏篷倦倚。仗尺八苍龙,细传心事。一舸鸱夷,水天日落碧无际。溪山依旧丽冶,奈零笳断角,撩乱清思。战血关河,军声草木,甚处云林仙地。遗山老矣。有乐府新声,付谁纤指。梦想春阳,愿飞身画里。
【注释】:
啼鹃(chījuān):杜鹃鸟的叫声。啼鹃,又名杜宇、子规。
促:催促、催迫。
兰心:兰花的心,喻女子的内心。这里指内心惆怅、哀怨。
柳态:柳树的姿态。
疏蓬:稀疏的篷帐,代指船只。
苍龙:形容声音如苍龙之啸。
尺八(shìbā):一种乐器,即日本的一种横笛,长四尺二寸。
鸥夷:古代一种小舟名。
丽冶:美丽华丽。
零笳(xiá)断角:指战鼓声和号角声。零,指断断续续;笳,胡笳;断,指中断;角,指号角。
清思:清冷的思绪。
云林:云中山林,这里指神仙所居之处。
遗山:指作者自己(词中的遗山是作者的自称)。
乐府(lèfǔ):原指汉代的音乐官署,后泛指音乐。
纤指:纤细的手指,这里指用琴瑟弹奏。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咏《题小红低唱我吹箫图》,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上片首句“啼鹃又促春光换”一句,点明时序已入初夏,春光易逝。次句点出春光易逝的原因——芳华难驻。“懊恼”二字,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接着两句写春光易逝后的愁怀,以“兰心”比喻内心惆怅、哀怨,以“柳态”比喻愁眉不展。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心绪烦乱、忧愁满心的复杂情绪。“暗被箫声勾起”一句,写词人因箫声而陷入沉思,从而引发了内心的愁绪。这一句既写出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词人因箫声引发的伤感情绪。
下片首句“溪山依旧丽冶”,写词人看到美丽的山水依然如旧,但内心却充满了忧郁和惆怅。这句既表现了词人对美景的喜爱,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情感。接下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感受。由于战乱不断,词人无法欣赏到美丽的山水;由于思念亲人,词人也难以安心享受美好的时光。这两句既写出了战争给词人带来的困扰,也表现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助。“战血”三句,进一步揭示了词人的身世背景。词人身处边塞,目睹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也见证了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的损害。这些经历使得词人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与不安感。“甚处”三句,通过想象,展现了词人对于理想国度的向往之情。词人渴望能够远离战乱,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但现实却让他倍感失望和无奈。最后两句“遗山老矣。有乐府新声,付谁纤指”,则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