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皋、丝莺絮柳,琴樽灯火萧寺。兰亭雪夜风流甚,谢傅门庭罗绮。今徙倚。看柿叶、翻时愁赋安仁诔。搴蓉揽芷。念吹笛梅边,暗香疏影,频寄一双鲤。
红牙拍、零落当年七子。相逢尔我燕市。曲尘飞上青青鬓,秋色祇添憔悴。初度矣。怅黄菊、朱萸难买东篱醉。笔床砚几。向三泖潮回,九峰翠滴,图画说烟水。

【注释】

西皋:指杭州西湖。丝莺絮柳,指春天景色。琴樽(qīn zhuāng):指酒器。萧寺:指寺庙。兰亭:晋代王羲之与谢安等在兰亭修禊的故事。“今徙倚”句:“移”是移动、挪动的意思。柿叶,秋天的叶子。搴(qiān):拔取。蓉(róng):荷花。芙蓉花。“吹笛梅边”句:“梅边”即梅花旁。暗香疏影,形容梅花清幽香气和疏淡影子。双鲤,指鲤鱼,古人常用鱼来象征书信或友情。红牙拍:指琵琶曲。零落当年七子:当年指年轻时,七子是七个儿子的合称。这里指谢道韫(yuàn)和诸弟。“相逢尔我燕市”二句:燕市,指长安。当时长安有卖书的场所叫书肆,故称燕市。燕市多才子佳人,故称尔我和之。曲尘飞上青青鬓:曲尘,曲中尘埃,这里泛指歌舞升平。青青鬓:指年轻美丽的鬓发。黄菊、朱萸:指重阳节。东篱:菊花丛中。东篱下饮酒,为陶渊明所向往。“笔床砚几”句:指写作时用的书桌与砚台。三泖:在浙江省嘉兴县北,为浙江大湖。九峰:在浙江省嘉兴县南,为天目山。“图画说烟水”句:意思是把家乡山水画出来让人欣赏。

【译文】

记得西湖西岸,丝莺絮柳间,灯火阑珊处,琴声悠扬。那年兰亭修禊,谢安的门庭罗绮,风流倜傥。如今我独自徘徊。看那柿树叶子翻飞,我时常赋诗,想当年谢安门下诸贤。采摘芙蓉摘取芷草,想念那时吹奏笛子,梅花旁暗香疏影,频频寄出一封封书信。

当年红牙琵琶,弹奏《十面埋伏》七部曲子,相逢之时在燕京,那些才子佳人们。曲尘飞扬,岁月已去。秋气渐浓,添了几分憔悴。今日初度,怅恨黄菊、朱萸难买东篱醉。笔墨纸砚,向三泖潮回,九峰翠滴,图绘着江南烟水。

【赏析】

这首词以咏物为主,兼写怀人之情,全词以咏莲起兴,由咏莲生情,又由抒怀而及于身世之感,最后归之于咏物寓志,可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构思精巧。

此词上阕从时间顺序上写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首先回忆西湖的美景,接着写兰亭修禊之事,然后转入对谢氏家族往事的追忆。其中,“西皋”、“丝莺”、“絮柳”、“萧寺”、“兰亭雪夜”、“风流甚”、“谢傅门庭罗绮”、“今徙倚”等都是对西湖西面的西湖畔景象的描摹,“今徙倚”三句则写出自己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并由此引出下文。

下阕主要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以咏莲起兴,由咏莲而生情,再由抒怀而及于身世之感,最后归之于咏物寓志。

词中多次写到荷叶莲花,这是作者的咏物词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作者用“搴”“揽”两字将这种意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念吹笛梅边,暗香疏影,频寄一双鲤”,这几句是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的表达。“红牙拍”一句是词人自比琵琶女,“零落当年七子”,则表明自己的境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逢尔我燕市”,“曲尘飞上青青鬓”,则写出自己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黄菊、朱萸难得东篱醉”,“笔床砚几”,则写出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意。“向三泖潮回,九峰翠滴,图画说烟水”,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此词通过咏莲、咏菊以及咏物寓志,表现了作者对于友情和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