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词人南渡,有谁似、李夫人。羡宠柳娇花,镕金合璧,吐语清新。前身。更何处是,是东阳、转作女儿身。盥手十分薇露,惊心一曲阳春。知君。
福慧自相因。镜里扫愁痕。待采罢夫容,移将桃李,归隐湖漘。阊门。最佳丽地,料只凭、斑管答芳辰。已办绿杨深处,纸窗不受纤尘。

【译文】

问词人南下,有谁像李夫人那样?艳羡那宠柳娇花,熔金合璧,吐语清新。前身又在哪里呢?是东阳转作女儿身。洗手十分薇露,惊心一曲阳春。知道您。

福慧自相因,镜里扫愁痕。待采完夫容,移将桃李,归隐湖滨。阊门最好丽地,料只凭斑管答芳辰。已办绿杨深处,纸窗不受纤尘。

【注释】

木兰花慢:词牌名,《东坡词》中有《木兰花慢·次高左藏集句送仲德南归》、《木兰花慢·席间再书去年别语以赠》、《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使君仲固》,均为咏怀之作。

为祖棻作涉江填词图:祖辈有《涉江采芙蓉赋》。

李夫人: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史记·外戚世家》:武帝李夫人病免,尊宠日衰……帝幸李夫人(即李夫人)异庭,方时风月佳胜,帝为作房中乐,令人持其声,帝悲不自持,乃命乐府诸宫人皆作朔吹以被之。

艳羡:非常羡慕。

“溶”字下原缺一字,据上下文意,当为“融”。

“阳春”:《论语》载:“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对音乐有极高的评价,称颂它如阳春之音、白雪之曲一样高尚纯洁。此处喻指好女子的清纯之美。

“夫容”:丈夫的容颜,这里借指妻子。

“桃李”:比喻女子。

“湖漘”: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北郊。

“阊门”:古称金陵城西门,故址在今南京市鸡笼山附近。

“最佳丽地”:最美丽的地方,泛指江南一带。

“斑管答芳辰”:《汉书》:“武帝元封三年,诏曰:‘太史令司马迁,非受诏无故事,朕议益封,而太史官属有司隶校尉公孙卿、壶遂、太史公岸、太史令暴何等四人,秩皆八百石,赐帛四十匹。’”班固《答宾戏》:“班氏之笔,记事者宗。”

【赏析】

此词系作者为祖誐所作的一首《涉江采芙蓉赋》的配图词。词中通过祖誐的形象和事迹,赞颂其才华横溢、品德高尚,表达了对其才貌双全及人品的崇敬之情。

上片首三句起势不凡,点明作者所要赞美的人。“问词人南渡”,这是作者对祖誐的称呼和询问。“有谁似”以下四句,是对祖誐的赞美和称许。“羡宠柳娇花,镕金合璧,吐语清新”,这几句赞美了祖誐的美貌与才华。其中“羡宠柳娇花”一句暗用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祖誐容貌出众,艳丽无双。“前身”以下两句,进一步赞美她的身份地位。祖誐本是东阳女子,后因才华横溢而改嫁到李家,现在却成了一位贤妻良母。

下片开始四句写祖誐的为人。“盥手十分薇露”,这句出自《列女传》,意为洗过手后手上沾满了薇草汁液。祖誐洗手后,留下了一滴滴的汗水滴在了薇草之上,以此表现她的勤劳朴实。“惊心一曲阳春”,意思是说祖誐唱出的歌声美妙动听,如同春风拂面般让人心醉,使人感到惊喜。“知君”两句,是说我知道您的福分与智慧是相互依存的。这两句中的“镜”字,既指镜子,也指人的心境,表示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而“扫”字则表示去掉内心的烦恼与忧愁。“待采罢夫容”,意思是说等到丈夫回来以后,我要把他打扮得英俊漂亮。“移将桃李”,意思是要把他引荐给贤能之士,让他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归隐湖漘”一句,意思是说隐居于美丽的江南水乡。“阊门最好丽地”一句,是说阊门这个地方是最美丽的。“料只凭斑管答芳辰”,“斑管”,是古代写字用的竹简,这里用来比喻祖誐。意思是说,我只能用斑管来回答这个美好的时光。

这首词通过对祖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崇敬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