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照空卮。兰闺饮。疑成谶。横海动鲸鲵。君行休自迷。
更拈红豆看。东风畔。两眉低。惜别乱离时。相思无会期。
【注释】:
《醉垂鞭·春雨细》
- 银烛(蜡烛)照空卮(盛酒的容器,古代的一种饮酒器)。
- 兰闺:女子的居室。
- 疑成谶:怀疑这将会是一种预言。
- 横海动鲸鲵(在大海中翻腾着巨大的鱼群):形容海浪巨大,汹涌澎湃。
- 君行休自迷:你的出行不要再迷失方向。
- 两眉低:指低头沉思或伤感。
- 东风畔(在春风里):即春天的风中。
- 相思无会期:想念之情无法相见。
【赏析】:
此词为作者于元贞元年(1295年)春所作。当时作者与友人王实之同游杭州,因感怀而作此曲。词的开头“银烛照空卮”,描绘了一幅夜晚室内饮酒赏景的画面。接着词人写到“兰闺饮”,这里的“兰闺”指的是女子的居所,“饮”则是指饮酒,暗示了作者和友人王实之可能在此共饮的情景。然而词人却怀疑这次聚会是否真的会像预言那样发生,“疑成谶”。
接下来的“横海动鲸鲵”,形容海浪巨大,汹涌澎湃,暗喻着词人的心中波涛汹涌,难以平静。而“君行休自迷”,则是劝告友人在离开之前不要迷失方向,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
“更拈红豆看”,这里提到了“红豆”,红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爱情和思念之情,因此此处可能是表达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牵挂的情感。而“东风畔”,则是指在春风中,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两人即将分别的情境。最后一句“两眉低”,则描绘了两人在离别时低头沉思或伤感的场景。
这首《醉垂鞭》通过描绘饮酒赏景、怀疑命运、劝诫友人等情节,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