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新雪后。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翠蛾暗斗。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江梅早秀。只赚得、行人回首。
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让我们分析这首诗:
玉烛新园中腊梅将花,红梅亦初蓓蕾依。用清真韵
墙根新雪后。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翠蛾暗斗。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江梅早秀。只赚得行人回首。
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逐句进行解读:
玉烛新园中腊梅将花,红梅亦初蓓蕾依。用清真韵 - 诗句中的“玉烛”和“清真韵”都是词牌名或曲调名,这里用来指代特定的音乐形式。”玉烛”可能是指一种象征光明、希望或美好的意象,”新园中”则表明了时间是新年或春天的开始。而”腊梅将花”意味着冬天结束,春天即将到来,梅花也开始绽放。”红梅亦初蓓蕾依”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墙根新雪后。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 这句诗描述了雪花落在墙角的情景,以及人们在雪后欣赏的景象。”乍偃蹇寒梢”形容树枝在雪的覆盖下显得弯曲有致,像是在休息的样子。”琲珠匀就”则形容雪花像珍珠一样密集而均匀地落下。”故烧绛蜡”则是指在室内点起红色的蜡烛,为的是欣赏外面的雪景。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 此句描写了一位佳人在寒冷天气中准备迎接春天的场景。”佳人插髻”指的是女性整理好头发准备出门。”犀梳相候”则表示她期待有人能陪自己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冲冻去”可能是指冒着严寒出去寻找春天的气息或美景。”亲拣高枝”则表示她在寻找最高的树枝来采摘花朵。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翠蛾暗斗。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女子在冬日的晚上休息的场景。”含章”可能意味着女子的面容或者内心充满美好。”睡近雕檐”则描绘了她靠近精美的屋檐下的睡姿。”问点额妆成”可能是指女子询问自己的妆容是否完成。”更相思否”则是询问对方是否有想念自己。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江梅早秀。只赚得、行人回首。 -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美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轻盈处”可能是指女子轻盈的姿态或者动作。”未比玉奴纤瘦”则可能是在比较女子与另一位女子的美丽程度。”江梅早秀”则是指江边的梅花早早地开放,展现出它的美丽。”只赚得行人回首”则表达了这种美丽足以吸引行人回头观看并为之动容。
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 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可能是在黄昏时分,人们听着横笛的演奏感到悲伤。”愁听取”可能是指人们倾听这个曲子时感到的忧愁。”横管悲凉”则直接描述了曲子的情感基调是悲伤的。”黄昏自奏”则可能是说演奏者在黄昏时分独自演奏这首曲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雪景、梅花盛开、女子打扮、欣赏自然等场景,展现了一种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诗中的“玉烛”和“清真韵”等词汇,不仅增添了音乐元素的色彩,也反映了诗人想要传达的意境——希望在冬天过去后,迎来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