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旧馆,记清明上冢,网船归泊。港尾溪头寻踏去,象设孙枝长托。白槿编篱,青松偃盖,想像归田乐。百弓量到,谁家邻比篱落。
何时墙角楼成,水湾门近,醧舫宾重酌。添个玉堂宣唤影,深护层轩修幕。诗派编图,瓣香呈佛,潜采光丘壑。紫薇老矣,飘零长遁江角。
【注释】:
- 华阳旧馆 - 指的是曹秋岳的故居。
- 清明上冢,网船归泊 - 指在清明时节上山扫墓,然后乘船回家。
- 港尾溪头寻踏去 - 意思是到港口和溪边去游玩。
- 象设孙枝长托 - 比喻自己像孙子一样,永远得到庇护。
- 百弓量到,谁家邻比篱落 - 形容自家的房屋就像弓一样高,周围的邻居都无法与之相比。
- 墙角楼成,水湾门近,醧舫宾重酌 - 意思是说新修的房子已经建好了,门前的水湾和门也修得更加美观了,客人可以在那里重新聚会。
- 添个玉堂宣唤影,深护层轩修幕 - 意思是说增加了一个玉堂(官署)的宣唤影子,深护着层层轩台,修建着帷幕。
- 诗派编图,瓣香呈佛 - 意思是说编写诗歌图谱,虔诚地献给佛像。
- 紫薇老矣,飘零长遁江角 - 意思是说我年事已高,已经飘零无依,只能躲藏在长江之角。
【译文】:
我怀念曹秋岳竹川的图,现在存放在他的朋友王息存处,他们想要我写一篇题诗,我就根据他们的要求,追和了原韵。
我在华阳旧馆中记起了清明节上山扫墓的情景,那时我们乘坐着小船回到了家中。在港尾溪口我们去寻找游玩的地方,想象着归隐田园的生活。我的房屋就像一百尺高的弓一样高,谁能比得上我家的房屋?
何时我们才能在墙角建起新房子,门前的水湾和大门也修得更美观了,让客人可以在那里重新聚会。增加一个玉堂的宣唤影子,深护着层层轩台,修建着帷幕。编写诗歌图谱,虔诚地献给佛像。我年事已高,已经飘零无依,只能躲藏在长江之角。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追和元好问《念奴娇·赋竹》之作。《念奴娇·赋竹》,是元好问咏物词中的名篇,全词以竹为题,抒发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此词是作者怀念曹秋岳竹川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友情的深厚感情。
首二句“华阳旧馆,记清明上冢,网船归泊”,回忆了自己在华阳的故居生活。清明时节,人们会去祭祖扫墓,乘船回乡。在这里,作者用“华阳”和“清明”两个词语,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网船”一词,也体现了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这里的“上冢”一词,则暗示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第三四句“港尾溪头寻踏去,象设孙枝长托”,描绘了诗人在港尾溪口游玩的场景。这里,诗人用“象设孙枝”来形容自己的房屋,寓意自己如同子孙一样,永远得到了庇护。而“长托”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第五六句“百弓量到,谁家邻比篱落”,则是说自己的房屋就像一百尺高的弓一样高,周围的邻居都无法与之相比。这里的“百弓”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房屋的高度,又暗喻了作者的才华横溢。而“篱落”一词,则让人联想到了诗人曾经的生活环境以及那些美好的往事。
接下来的句子“何时墙角楼成,水湾门近,醧舫宾重酌”,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其中,“墙角楼成”一词,既寓意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又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而“水湾门近”则描绘了一幅新的家园景象。最后一句“醧舫宾重酌”,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可以尽情享受美酒佳肴。
整首词通过对故居、清明扫墓、港尾溪口游玩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生活的描绘,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