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一片清华映碧阑。诗情好,对影爱高寒。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小诗,写诗人赏月时的情怀。
“团”是“圆”的意思,这里指月亮。“一片清辉”即一轮明月,它把皎洁的月光洒满了碧绿的栏杆(阑),映照在庭院中。
指月下有诗意,有情致。“对影爱高寒”,是说赏月时喜欢对着明亮的月光而思,因为月光照临,使人感到一种孤高、清凉的意趣。
团。一片清华映碧阑。诗情好,对影爱高寒。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小诗,写诗人赏月时的情怀。
“团”是“圆”的意思,这里指月亮。“一片清辉”即一轮明月,它把皎洁的月光洒满了碧绿的栏杆(阑),映照在庭院中。
指月下有诗意,有情致。“对影爱高寒”,是说赏月时喜欢对着明亮的月光而思,因为月光照临,使人感到一种孤高、清凉的意趣。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长空小雨微晴,疏帘半卷东风紧: - 长空小雨:形容天空中细密的雨点。 - 微晴:指天气虽然下雨但仍有些许阳光。 - 疏帘半卷:窗帘轻轻卷起,透露出一丝光线。 - 东风紧:东风强劲吹拂。 2. 吴绵乍褪,越罗初试,轻寒犹剩: - 吴绵乍褪:吴地的棉布忽然变薄。 - 越罗初试:越地的丝质衣服初次穿戴。 - 轻寒犹剩
【注释】 萧:萧条。 砌菊堆金:台阶上的菊花堆积如金。 过雁嗷嗷云际影:大雁在天边叫唤,好像它们的影子在云中。 小院黄昏人语静:庭院里傍晚的寂静和人们的私语声。 卜鹊凭著:占卜用的乌鸦停着。 双鱼信:书信,指妻子给丈夫的信。 万缕愁肠谁可问:我所有的忧愁像万缕丝线一样缠绕着我的心,谁能知道呢? 遣排:打发,排遣。 新韵:新的韵律。 【赏析】 《秋日忆孟翔弟》是一首悼亡词。上片写秋日景色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轻寒酿就暮春天” - 注释:春日虽轻寒,但天气已转暖,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温暖春天。 - 赏析:这句子描绘了季节的微妙转变,从寒冷转向温暖的春天,暗示着希望和新生。 2. “风雨别怀牵” - 注释:风雨交加,使得分别的心情更加沉重。 - 赏析:这句通过天气状况表达了离别时的心境,风雨象征着困难和挑战,加深了离愁别绪。 3. “那更双鱼信杳” -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情趣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从“意象”角度赏析诗歌。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明确意象的含义,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最后点明其特点。本题中“秋意尽,风雨更愁浓”的意思是:秋风渐渐逝去,天气转寒,风雨更加悲凉。“此日伤心徒饮泣,攀号莫逐恨难穷。”是说今天只能悲伤地哭泣,无法排解心中的怨恨。“望断楚山重”
诗句释义 - 秋水长篇:秋天的水波广阔,如同文章般深远。 - 琐窗闲自消清昼:在狭小的窗户前闲坐着消磨着宁静的时光。 - 楝花风冷惜春归:楝树的花随着春风而凋落,令人惋惜春天的离去。 - 小院落英铺绣:庭院中落花如同铺开的锦绣。 - 点苍苔、蝶翻蜂骤:点苍山的苔藓上蝴蝶和蜜蜂忙碌不停。 - 惜花心倦,对景情牵,因花怀友:因看到花朵而感到疲倦,面对美景心生愁绪,思念远方的朋友。 - 雁足无凭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乍暖还寒雨后天 - 天气转暖,却又夹杂着春雨,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稍显冷清的感觉。 征鸿嘹唳别怀牵 - 大雁在天空中飞翔,发出嘹亮的叫声,让人感到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牵挂。 可怜春半,南浦草如烟 -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但离愁却像烟雾一样弥漫。 目断魂销人不见,意长笺短恨难传 - 目送远行的朋友离去
【注释】 (1)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秋夜将晓”。 (2)秋容老:形容秋天的景色已到深秋,草木凋零的样子。 (3)蒹葭露结:指蒹葭叶上凝结着露珠。 (4)寒生早:指霜降得早。 (5)罗衣欲换:意思是说天冷了,想要更换衣服。 (6)玉釭低照:指在昏暗中点着灯。 (7)清尊漫酌:指随意地喝着酒。 (8)归心渺:指归思遥远,难以实现。 (9)吟蛩声细:蟋蟀在鸣叫声音细微。 (10)塞鸿悲悄
【注释】 □:叹词,表示悲伤、惋惜。 二竖:指病魔、衰老。销磨:消除疲劳、消磨。眠未稳:睡眠不安稳。清梦杳无踪:梦中景象消失得无影无踪。 慈容:慈爱的样子,此处指母亲的面容。 赏析: 《忆江南》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写对亡妻的思念。全词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却十分真挚。上片写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下片写对亡妻的追思和祝愿。全词表达了对亡妻的无限眷恋之情
注释: 素锦裁成写恨深。 一 回披玩一沉吟。 寸肠如结,血泪更沾襟。 过雁声悲残月冷。 篆浮香霭碧窗阴。 此情难遣,相忆定同心。 译文: 用白色的丝织物裁剪成一片片的相思,深深的情感被表达出来。 我一遍遍的把玩着这些思念,一遍遍的沉默沉思。 我的感情像一根根的绳索,紧紧的捆绑着我,血泪更加的沾湿了我的衣襟。 大雁飞过,声音悲凉,月光冷清。 香气在窗户上漂浮,窗外的月亮也显得冷清。
【注释】 连理枝:《离骚》:“愿随君兮同心,结连理兮比目。”后以“连理”喻夫妇情深。冬晓:早晨。敬媘妹:指唐敬宗李湛的乳母杨淑妃。 旭日虚檐映。梦转纱窗冷。素幕低垂,玉奁尘满,小妆慵整。对菱花不语、蹙双娥、奈归期无准。 旭曰,阳光。虚檐,空屋檐。绮罗,织锦的衣裳。素幕,帐幕。玉奁,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绮罗,织锦的衣裳。素幕,帐幕。玉奁,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绮罗,锦绣。 对菱花不语、蹙双娥
【诗句释义】 1.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描述山势陡峭,如骏马疾驰而过,尚未到达山脚下。 2.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形容山高耸入云,好像与天空相接,距离极高。 3.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比喻山势如同大海翻滚,波涛汹涌。 4.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形容山势的动态非常激烈,好像有无数匹马在激战,场面壮观。 5.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 形容山峰之峻拔直入云端
【注释】 十六字令:一种短小的诗体。 花下影:指落花的影子。 人上玉墀:指人站在玉石台阶上。 谁推倒:是谁将我推翻? 横着半毡儿:指身体侧卧,像半片毛毡那样平躺着。 【赏析】 “花下影”,点明季节是春天;“人上玉墀”,点明地点是宫廷,是皇帝的寝宫。从这二句诗中,可以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光明媚的一天,诗人来到宫中,踏着鲜花铺成的地毯,走到玉砌台阶前,抬头仰望,只见那如云似雾、千姿百态的落花
【解析】 此词为作者客居异乡时所做,表现了作者思乡之情。上片“见尔如何不忆家”一句是说看到你(花儿)怎么能不想念家乡;下片写花虽美丽,却不如脸边之霞。“花”“霞”互文对举,以花喻人,以霞衬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答案】 译文: 见到你这花,怎能不想家呢?花虽美,怎比得脸边那朝霞! 注释: 尔:指“花”。 赏析: 语言朴实,意蕴丰富,是一首思乡之作。全词以“见尔如何不忆家”开头
【诗句释义】 繁:这里指繁体字,即简化字之前的文字。 一树丁香花压阑: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花瓣像小灯笼一样挂在那里。丁香花的颜色是淡紫色的,花香浓郁,让人沉醉。“压阑”意味着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遮挡了栏杆。 心怜惜,不向鬓边看:我非常喜爱这丁香花,但我不想把目光放在自己的鬓角(即发梢)处,因为这会显得有些老气。鬓角是头发最靠近额头的部分,通常被视为成熟的象征。 【译文】 一树丁香花压在栏杆上。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伤别之作。上片以“愁”字领起,点明题旨,下片写花事阑珊,人却独上层楼的孤独感,并由此生发出“春风不肯为人留”的感慨。全词以景语抒怀意,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春暮”是本篇的诗眼。“愁”字统领全篇。词一开始便用一“愁”字领起,点明题旨。“春暮”二字不仅点出了季节,而且暗含了时间——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过片承上而来,“别后花时独上楼”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秋水影,溶溶夜月中。” - 关键词:秋水、影子、夜月。 - 含义: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秋水的影子如同溶化的丝绸一般,流动而美丽。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秋水”与“溶溶”两个关键词,传达了一种清冷、纯净的氛围。同时,“影子”一词的使用,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幽静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夜晚之中。 次句:“明如练,裁剪有西风。” - 关键词
诗句释义: 1. 青。:这里可能是指青花瓷,一种以青色为主色调的瓷器。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花纹和色彩,给人一种宁静、素雅的感觉。在古代,青花瓷常被用作宫廷用品或礼品,象征着富贵和高雅。 2. 花落花开半壁灯。:这句话描述了花开花落的情景。这里的“半壁灯”可以理解为一盏挂在墙上的灯,可能是某种装饰品。而“花落花开”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3. 江湖梦,和雨不分明。
诗句“姝,罗袖难胜怯自扶”的译文是:美女,她的罗袖难以承受我轻轻扶住。 关键词解释: - 十六字令:这是由李慈铭创作的一组四首诗歌,每首都以“十六字令”为题,每个词都是五个字,每两句组成一句,共八句成一首。 - 姝:这里的“姝”指的是女子的美或美丽。 - 罗袖:这里代指女性的衣袖或衣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柔弱。 - 怯:此处形容女子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害怕或不自在。 - 自扶
注释: 1. 娇,斜倚妆台亸翠翘。娇,形容女子娇嫩美丽。斜倚妆台,形容她靠在梳妆台旁。亸翠翘,形容女子的头发柔顺而美丽,下垂至地。 2. 簪花笑,红袖若为招。簪花,指的是女子佩戴着鲜花。簪花笑,形容女子因佩戴鲜花而面带笑容。红袖若为招,形容女子的手臂如招手般婉转动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美和风情。首句“娇
翩,豆蒄梢头碧玉年。 妆才竟,小扇立花前。 注释:翩翩飞舞的身姿,如同碧玉般清新脱俗。刚刚完成妆容,小扇轻轻站立在盛开的花丛之前。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女子轻盈飘逸、美丽动人的形象。诗中通过“翩翩飞舞”的身姿和“碧玉般清新脱俗”来形容其气质,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花朵随风摇曳,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刚刚完成妆容”则描绘了其精心打扮、等待出场的情景,展现了其对美的执着追求
【解析】 此题考查诗词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归纳分析,可先找出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并结合诗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注意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注意用简洁的语言点出每句诗的意思,然后指出情感或主旨,最后写出自己对全诗的评价。 “雨馀露井春生,飞琼夜剪瑶池雪”:在雨水之后,露井生出春天的气息;夜里
鹧鹄天,词牌名。暮春口占,即暮春时节所作之词。 仄仄轻寒褪袷衣。清和天气夏来时。雨馀新绿连云暗,风过残红满院飞。 焚百和,理金徽。新词自咏送春归。春驹不识韶华去,犹逐馀香飐粉衣。 注释: 仄仄:指上声的字;轻寒:微寒。 褪(tuì)袷(jiá):减掉、褪去。 清和:清静和平。 雨馀:雨水过后。 新绿:初春时刚长出来的嫩叶。 连云:形容云气与山色相接。 风过残红:指风吹落了树上的花瓣。 百和
菩萨蛮·晚眺 绣馀闲步青苔院。暖风微拂珠帘卷。斜日下回廊。梨花淡淡香。 高楼闲自上。静倚朱阑望。片片晚霞新,盈盈月近人。 注释:绣馀:绣花的余料,这里指绣花鞋上的绣边;闲步:漫步;暖风:和暖的风;微拂:轻轻拂动。回廊:走廊;朱阑:红色的栏杆;朱:古代红漆涂饰的东西呈朱红色;盈盈:形容月亮明亮而圆满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晚景的词。全词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秋夜景致。 上阕写景。首句写庭院
【解析】 此诗写送春。“斜风细雨,又送春归去”,起句就以斜风吹拂,春雨潇潇,写出了送春时的天气和环境。“小院流莺时自语”,写春去时小院子里的黄莺时而鸣唱时而低语,似乎在挽留春天多住一些日子。这两句看似写景,实是写人,通过景物来表现送春的心情。“似欲留春久住”,“似欲”二字,将莺声拟人化,形象而生动。“似欲”二字,既点出了莺声,也暗含出诗人对春天留恋之情。“似欲”二字,既是写莺声
【注释】 阑珊:凋残。 春初:春天之初。 轻寒:微寒。薄襟:薄衫。 绿窗日永人声静:绿色的窗户下,阳光明媚,人们闲坐无事,没有嘈杂的声音。 曲罢瑶琴:弹奏完的乐器。 宝鸭香沉:宝鸭炉里沉香的气息已渐渐消减。 小立阶前:在台阶前面站着。 漫短吟:随意地低吟。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初夏的傍晚,作者独自坐在阶前,看着雨后园林,听着悠扬的琴声,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全词语言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译文】 登上高处远眺,只见辽阔的长空万里无云,水天一色。凉爽的西风吹拂着,正是深秋的时节。桂花香味浓郁,荷花露珠晶莹冷冽。此时烈日已经西斜,阳光也渐渐消退。我倚着栏杆凝神远望,远远的山岭上雾气缭绕,笼罩着一片青翠碧绿。 树林里飞来几只归巢的乌鸦,蟋蟀声声入耳,树梢弯弯月儿当空。离别的愁绪让我心伤悲切,吟咏不止。目送着那千叠的白云、青山,却看不见我的爱人。岸上的杨柳已变得萧疏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