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溪北阴,日午山鸟静。禅心澹炉烟,写以风竹影。
垂{巾产}对清昼,谈味与之永。松雪陶冰厨,茶梦漱涪井。
响然祖谢徒,山志夙所秉。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
渺兹云水区,远意落清颍。黄冠傥许乞,终约遂幽屏。
归舟破湖阴,缺月半衔岭。淰淰凉翠痕,已蘸鹭丝顶。
【注释】
云过溪北阴:云彩飘过溪水之北,天色昏暗。
禅心澹炉烟,写以风竹影:在禅房中静静地品茶,用风中的竹影来描绘内心的平静。
垂{巾产}对清昼,谈味与之永:在清凉的白天,对着清风和竹子的影子交谈。
松雪陶冰厨:用松枝和雪来制作厨房里的冰,比喻食物清淡而有益健康。
响然祖谢徒,山志夙所秉:听到风吹过山涧的声音,这是山林中人的本性。
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和尚保持自然的状态,他的气魄与秋天的雪花一样清新。
渺兹云水区,远意落清颍:在这广阔的云水之间,我的心情远远地落在了清澈的颍河之上。
黄冠傥许乞,终约遂幽屏: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隐居深山之中。
归舟破湖阴,缺月半衔岭:回到故乡,月光映照在湖面上,只剩下半弯挂在山岭上。
淰淰凉翠痕,已蘸鹭丝顶:微风吹过湖边,水面上泛起了涟漪,仿佛是鹭鸶的羽毛被轻轻沾染。
【赏析】
此诗为集《寄公房次少陵宿赞公土室第二首韵》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云过溪北阴,日午山鸟静。”写诗人独自在山林间,面对天空,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这里的“云过溪北”意味着天空的云彩飘过了溪水的北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日午山鸟静”则表明太阳正中午时分,鸟儿也停止了鸣叫,显得非常安静。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颔联“禅心澹炉烟,写以风竹影。”则是通过品茶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禅心”指的是禅宗修行者的心性,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澹炉烟”则表示品茶时的氛围,炉火渐渐熄灭,留下袅袅的烟雾;“写以风竹影”则是指用风中的竹林影子来描绘自己的心境。这一联诗通过对品茶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颈联“垂{巾产}对清昼,谈味与之永。”则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表达诗人与朋友的交流。这里的“垂{巾产}”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头巾,象征着文人的雅致;而“清昼”则指晴朗的白天,阳光明媚。通过这样的场景描述,诗人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尾联“响然祖谢徒,山志夙所秉。”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响然”指的是风吹过山谷的声音,象征着大自然的声音;而“山志夙所秉”则表示诗人内心深处一直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最后一句“上人抱无律,气与秋雪迥。”则是对和尚的描述。这里的“上人”指的是僧人,而“抱无律”则表示他保持着一种自然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与佛教的认同。
每一句都紧密相连,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以及哲学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