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肠一寸,化万千红豆。
底事花前又分手。
便不曾春去、已是无憀,况又到,深院月黄时候。
玉鹅衾底梦,酒雨香云,薄福箫郎怎消受。
无计赎珍珠、待说成名,可知道、甚时能彀。
便侥幸双栖、也生愁,看半搦弓腰,恁般纤瘦。
【注释】
“离肠一寸”:形容离别时心中的伤痛如同一寸长。
“便不曾春去、已是无憀”:意思是说,即使春天已经离去,我仍然感到悲伤不已。
“况又到,深院月黄时候”:意思是说,何况又是在深夜的月色之下。
“玉鹅衾底梦”:用玉做的被子做成的枕头,形容枕头柔软。
“酒雨香云”:指酒醉后迷蒙的香气和云雾缭绕的景象。
“薄福箫郎怎消受”:形容自己的命运不佳,无法承受这种恩典。
“无计赎珍珠”:意思是没有办法赎回自己的心。
“可知道”:意思是不知道。
“甚时能彀(gòu)”: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够如愿以偿。
“双栖”:双宿双飞,指夫妻共同生活。
“半搦(nuó)弓腰”:形容女子身材瘦弱。
【赏析】
又名《洞仙歌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这首词是写一对情侣分别的情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相思的煎熬,表达了词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