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载酒,遍青衫尘积。
玉笛声中过三七。
道飘零杜牧、惯解伤春,原不为、歌扇酒旗凄悒。
惺惺还惜惜,侬自怜花,此意何曾要花识。
一霎画屏前、香梦迷离,尽后日。
思量无益。
待提起重来、又伤心,怕门巷斜阳,落红如雪。
注释:
- 江湖载酒,遍青衫尘土积聚。江湖上载满美酒,我身上布满了尘埃。
- 玉笛声中过三七。在玉笛声中度过三七岁月。
- 道飘零杜牧、惯解伤春,原不为歌扇酒旗凄悒。就像唐代诗人杜牧一样,他经常感到伤感,并不是因为歌扇酒旗的凄凉。
- 惺惺还惜惜,侬自怜花,此意何曾要花识。惺惺相惜,我也怜惜花朵,但这心意又怎么能让花儿理解呢?
- 一霎画屏前、香梦迷离,尽后日。一瞬间画屏前,香气弥漫的美梦里,一切都变得模糊而迷茫,直到后来的日子里。
- 思量无益。思考也没有帮助。
- 待提起重来、又伤心,怕门巷斜阳,落红如雪。等到再次提起往事,心中又会伤心,只怕那门前的斜阳下,落英缤纷如雪。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词。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爱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全词情感深沉而真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第一句“江湖载酒,遍青衫尘积”,词人以江湖为背景,描绘了自己饮酒的场景。江湖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而词人却选择了在这里载酒畅饮,这不禁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同时,词人身着青衫,身上的尘埃也显得格外明显,这更增加了他漂泊无定的感觉。这里的“江湖”和“青衫”都暗示了词人的离乡背井之苦。
第二句“玉笛声中过三七”,词人以玉笛之声为引子,回忆起与爱人一起度过的岁月。这里“玉笛”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深情的寄托,而“七七”则暗示了两人之间的缘分和分离的痛苦。整句词既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他对爱情的不舍和留恋。
第三句“道飘零杜牧、惯解伤春,原不为、歌扇酒旗凄悒”,词人引用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的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扬州美景的赞美,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离别之痛的无奈和忧伤。这里,词人借用杜牧的诗句,既点明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风流倜傥和才情横溢,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第四句“惺惺还惜惜,侬自怜花,此意何曾要花识”,词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他既珍惜与爱人之间的感情,也怜悯自己的命运多舛。这里的“惺惺还惜惜”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困惑。而“侬自怜花”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最后一句“此意何曾要花识”,更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他认为自己的感情是真挚而深沉的,不需要他人的理解或认同,这种自我认知和坚定的态度体现了词人的个性和才华。
第五句“一霎画屏前、香梦迷离,尽后日”,词人以画屏前的香梦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朦胧而美好的画面。这里的“香梦”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梦想,而“迷离”则暗示了词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整句词既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
第六句“思量无益”,词人感叹自己的思考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这里的“无益”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透露出对情感问题的深深困扰。
第七句“待提起重来、又伤心,怕门巷斜阳,落红如雪”,词人用“重来”一词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渴望,但又害怕再次面对那些伤心的回忆。这里的“门巷斜阳”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而“落红如雪”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凄美景象。整句词既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眷恋,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词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抒发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展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个性魅力。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性的独特理解。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古代诗词文化的重要参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