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谢家燕子,话闲愁万绪。指形胜,白下雄城,蒋山依旧终古。听云外、东流滚滚,分明诉出伤心语。只秦淮仍荡春波,绝无残树。太息神州。望里浩渺,认西边幕府。想当日流涕新亭,过江名士何处?叹繁华、从来似梦,金粉坠、销沉歌舞。翠华空、凭吊兴亡,故宫禾黍。
东南半壁,慷慨悲歌,又十年战鼓。有列阵大旗飘出,画角呜咽,骨化青磷,血飞红缕。金戈铁马,长江天堑。垂虹惨惨无颜色,莽烽烟、遍起秋陵路。铙歌唱罢,横吹四野腥风,午余鬼啸阴雨。孤篷倦旅,对此茫茫,说艳游顿阻。黯剩迹、鸦啼壕断,凤去台空,一炬华林,乱芜桃渡。凄凉欲问,人间何世,萧萧芦荻寒故垒,尽挑灯、重续兰成赋。筝船纵拍红牙,怨曲难终,暮潮更苦。

【注释】:

  1. 莺啼序:词牌名,又名“春光好”、“莺儿劝”。双调,一百零六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三句六仄韵。
  2.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3. 谢家燕子:指南朝梁代的江总,他曾在金陵为官,后迁居建业(即建康)。
  4. 白下:南京古称。雄城:指南京城。蒋山:指钟山。终古:永远不变。
  5. 东流滚滚:指长江水向东流去,滔滔不绝。
  6. 秦淮:指秦淮河。
  7. 残树:指秦淮河边的树木已遭破坏,只剩下枯枝败叶。
  8. 神州:指祖国。浩渺:无边无际。认西:指看见西面,指看见幕府。幕府:指三国时孙权的营垒,这里指南宋的军营。
  9. 新亭:即建安中谢尚在新亭设宴,王徽之不赴宴之事。
  10. 流涕:流泪。
  11. 金粉:指南朝的豪华奢侈。
  12. 销沉:消沉。
  13. 翠华:指皇后的仪仗。
  14. 凭吊:凭吊遗迹,指凭吊故都。兴亡:兴盛和灭亡。
  15. 禾黍:指庄稼。
  16. 慷慨悲歌:指壮士们慷慨悲歌,表示对故国的忠心。
  17. 画角呜咽:指战鼓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骨化青磷:指战死者的尸骨变成青磷,飘荡在空中,形容死得惨重。血飞红缕:指鲜血染红了云霞,使天空也染上了红色。
  18. 金戈铁马:指战士手持金戈,骑乘铁甲马匹,勇猛作战。天堑:指长江。垂虹:指桥名,即长虹大桥,在南京城南长江上。惨惨无颜色:形容天色灰暗,没有光彩。莽烽烟:指烽火台周围燃起浓密的烟雾,形容战火连绵不断。秋陵路:指通往秋浦的路。铙歌:古代一种军乐。横吹:指军号。腥风:战乱带来的恶风。午余:中午之后。鬼啸:指鬼哭的声音。阴雨:指雨天,天气阴沉。
  19. 孤篷倦旅:指船夫独自驾舟,旅途疲倦。
  20. 艳游顿阻:指美丽的春游被阻。
  21. 黯剩迹:形容景色凄清,使人感到悲伤。鸦啼壕断:指乌鸦在壕沟边叫个不停。凤去台空:指凤凰离开高台,只剩下空旷的场所。一炬华林:指一把火烧了华丽的树林。乱芜桃渡:指荒凉的原野上只有荒草和野花,没有渡口。
  22. 凄凉:凄凉寂寞。人间何世:指人世间还有什么样的时候或时代?萧萧芦荻寒故垒:指芦荻风吹得萧萧作响,寒冷的壁垒上只有几堆落叶。尽挑灯、重续兰成赋:指点着灯烛重写《楚辞·招魂》中的“离骚”等篇。筝船纵拍红牙,怨曲难终:指弹筝的人尽情弹奏,而曲子难以奏完。暮潮更苦:指傍晚时潮水更加猛烈地冲击江岸。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词。全词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金陵(今南京)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照图景,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不满和愤怒之情。词作笔力苍劲,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上片开头两句:“莺啼序·金陵”,点明了题目和地点。接着,作者从三个方面描述了金陵昔日的繁荣景象。首先描绘了金陵的自然风光。作者通过对金陵地理位置、地势特点和自然环境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美丽而富饶的画面。接着描绘了金陵的城市风貌。词人以“白下雄城”、“蒋山依旧终古”等词语,展现了金陵古城的雄伟壮观和历史底蕴。最后描绘了金陵的人文景观。作者以“听云外、东流滚滚”、“秦淮仍荡春波”等词语,表现了金陵城内的繁华盛况和人们生活的安宁祥和。这几句词不仅展示了金陵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令人陶醉其中。
    中片开始,作者将视角转向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面。词人用“太息神州”四字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的深深眷恋和忧虑之情。紧接着,他描绘了南宋统治者面对强敌时的懦弱无能和不思进取的态度。词人用“望里浩渺”、“认西”、“想当日”、“叹繁华”、“销沉歌舞”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局势和人民生活的感受。这些词语既反映了南宋统治者的懦弱和不思进取,又揭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悲哀。词人还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他用“骨化青磷,血飞红缕”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惨烈的场面,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同情和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同时,词人还通过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愤慨。
    下片继续抒发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人用“东南半壁,慷慨悲歌”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他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和描述人们的悲惨遭遇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词人用“列阵大旗飘出”、“画角呜咽”、“骨化青磷”等词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场面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他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战士们舍生忘死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同时,词人还用“尽挑灯、重续兰成赋”、“筝船纵拍红牙”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自己对艺术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遗憾。
    全词以金陵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等元素,展现了金陵昔日的辉煌与今天的荒凉。同时,词人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