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儿瘦极,高楼畔、凭他午夜吹笛。
绮窗淡伫,前身恍见,者般寒寂。
春人悄立,替伊点宫妆粉额。
认南枝、新巢睡鹤,衬得恁昏黑。
清浅横斜处,自遇逋仙,便多踪迹。
石湖制曲,又姜家、暗香同拍。
渐觉模糊,料林下么蟾小侧。
帐痕疏、水墨几笔,画不出。
瑞鹤仙影 梅影
【解析】
1. 逐句释义:
- 第一句:“影儿瘦极”:形容月光或雪的形态,瘦长且清冷。
- 第二句:“高楼畔,凭他午夜吹笛。”:描述了一个人在高楼旁边,静静地听着半夜里吹笛的声音。
- 第三句:“绮窗淡伫,前身恍见,者般寒寂。”:窗户装饰华丽却显得有些寂寞,仿佛能回忆起过去的某个场景。
- 第四句:“春人悄立,替伊点宫妆粉额。”:春天的人静静站立,好像在为月亮涂抹上一层淡淡的妆容。
- 第五句:“认南枝、新巢睡鹤,衬得恁昏黑。”:辨认南方树枝,新筑的鸟巢中沉睡的鹤影与夜色融为一体,形成一幅昏黑的画面。
- 第六句:“清浅横斜处,自遇逋仙,便多踪迹。”:清浅的溪流和树梢交错的地方,似乎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留下了许多足迹。
- 第七句:“石湖制曲,又姜家、暗香同拍。”:制作了一首曲子,旋律中有姜家的暗香相伴,增添了音乐的韵味。
- 第八句:“渐觉模糊,料林下么蟾小侧。”:渐渐感到模糊不清,或许在树林下,一只小蟾蜍侧卧着。
- 第九句:“帐痕疏、水墨几笔,画不出。”: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帐篷的痕迹隐约可见,如同用墨水轻轻勾勒出的轮廓,难以完全表达出其真实的样子。
2. 诗句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夜晚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悠然。
- “影儿瘦极”和”绮窗淡伫”描绘了月光和雪的瘦长与清冷,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者般寒寂”则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 “春人悄立,替伊点宫妆粉额”利用春天人的静谧形象,以及“替伊点宫妆粉额”的浪漫想象,增强了诗句的意境美。
- “认南枝、新巢睡鹤,衬得恁昏黑”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细节,将月光下的景色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学理念。
- 最后两句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3. 译文与注释:
- 译文:月光如瘦长的影儿,映照在高楼旁,伴着午夜的笛声。华丽的绮窗下,我静静地伫立,恍惚间似乎看到了往昔的影子,周围一片寒冷寂静。春天的人静静地站立,似乎在为月亮涂上淡淡的色彩。我认出了南方树枝上新筑的窝中的睡眠鹤,它们与夜色融为一体,显得昏黑神秘。溪流和树梢交错的地方,似乎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留下了许多足迹。石湖制作的曲调中,有姜家的暗香相伴,增添了音乐的韵味。渐渐地我感到模糊不清,或许在树林下,一只小蟾蜍侧卧着。帐篷的痕迹隐约可见,如同用墨水轻轻勾勒出的轮廓,难以完全表达出其真实的样子。
- 注释:- 影儿瘦极:指月光消瘦。
- 高楼畔:高高的楼台上。
- 午夜吹笛:指在深夜吹奏笛子的声音。
- 绮窗淡伫:华丽的窗户下略显寂寞。
- 者般寒寂:这样寒冷寂静的样子。
- 春人悄立:春天的人影静静地站立。
- 替伊点宫妆粉额:好像在为月亮涂上淡淡的妆容。
- 清浅横斜处:清澈浅显的地方。
- 自遇逋仙:似乎遇见了传说中的仙人。
- 暗香同拍:暗香伴随着乐曲的节奏。
- 渐觉模糊:感觉变得模糊。
- 林下么蟾小侧:在树林下,一只小蟾蜍侧卧着。
- 帐痕疏:帐篷的轮廓不明显。
- 水墨几笔:用墨水轻轻勾勒。
- 画不出:无法完全描述。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