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午梦初回淅沥声。钩帘望,花困不胜情。
注释:
- 惊:醒来时感到惊讶。
- 午梦初回淅沥声:中午刚醒来,听到屋外淅沥的雨声。
- 钩帘望:推开窗帘往外看。
- 花困不胜情:花儿因为雨水而显得疲倦无力,让人心生怜爱。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醒来,听到屋外淅沥的雨声,然后推开窗帘往外看,看到外面的花儿因为雨水而显得疲倦无力,让人心生怜爱。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惊。午梦初回淅沥声。钩帘望,花困不胜情。
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痛隐千秋,分争处、谁为故国。” - “痛隐千秋”指的是对过去的深深哀痛,持续了很长时间。 - “分争处”指的是争斗和纷争的地方,暗示着国家的分裂和内乱。 - “谁为故国”询问是谁导致了国家的命运如此凄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不满。 2. “论往事、残民背约,入关先失。” - “论往事”指的是回顾过去的历史。 - “残民背约”意味着违背了与人民之间的约定
【注释】: 沁园春·西子 浓抹淡妆,丰韵天然,其谁与侔。 看凉凭玉槛,鱼惊俏倩,香拈莲萼,花让温柔。 醉舞难支,轻颦更好,不耐欢娱只耐愁。 娇嫞甚,听长廊寂寂,绣袜迟留。 春风无限绸缪。 奈梧叶、飘零易感秋。 怅台游麋鹿,繁华自歇,苑鸣蝉雀,零落谁尤。 翠黛犹新,回肠未断,又泛平湖一叶舟。 堪悲处,把君恩万种,付与东流。 【赏析】: 《沁园春·西子》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
弱雨难零,痴云不醒,积阴凝暮。 窗纱静掩,锁得篆烟成雾。 试销闲、西园漫游,探它春色藏何处。 看柳眉未展,桃腮犹敛,寂寥如故。 频觑。 溪边树。 剩几朵残梅,留人缓步。 韶光似此,怎续池塘佳句。 问东君、因甚自迟,嫩姿只恐风易妒。 待明朝、放了新晴,着意匀红素。 注释: 1. 弱雨难零:雨水细小而连绵不断。 2. 痴云不醒:形容天空中厚重的云雾,无法消散。 3. 积阴凝暮:长时间的阴天
【诗句释义】 潇湘夜雨 小青: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潇湘夜雨为题,描绘了一只翠鸟在风雨中挣扎的画面。 带缓鸳鸯:形容鸟儿的羽毛色彩斑斓,如同鸳鸯般美好。 妆销铅粉:指的是鸟儿在风雨中挣扎,化妆的痕迹已经消失。 年华容易蹉跎:岁月流逝,美好时光易逝。 春风染翠:春风使鸟儿的色彩更加鲜艳,仿佛翠绿的花朵在春风中绽放。 蹙双娥愁:鸟儿双眉紧锁,仿佛有深深的忧愁。 欲困郎情已矣:想要让鸟儿陷入困境
【注释】 送入我门来:迎春。 彩仗争迎,青旂慢飐:彩旗飞舞迎春。 条风乍送春还:微风吹拂着柳丝,好像春天刚刚回来。 几树疏梅,索笑破愁颜:几株疏落的梅花,使愁容顿开。 纤纤胜子钗头颤:纤细如同女子头发般娇美的簪子,颤动着。 问云车,雾辔来从甚处,倏到人间:不知是天上的云车还是雾中的马缰,忽然来到了人世间。 双黛喜开远岫,单衣待裁薄锦,绣榻犹寒:眉毛像画的一样,远山一样美丽
【注释】 醉花阴 红梅:词调名。 红梅:词牌名。又名《红杏枝》、《春景》、《梅花曲》。此词是咏红梅的。 艳质亭亭寒不折:形容红梅的花朵,艳丽而亭亭玉立,不畏寒冬。 细把燕支捏:用手指轻轻地揉捏着红梅的花瓣。 梅雪任争春:意思是说,红梅与雪花都争着要春天的到来。 孤山旧日冰霜节:孤山上曾经有过冬天的寒冷时节,现在却已经是春天了。 香影何曾别:意思是说,红梅的影子也从来没有离开过。 无语忆林逋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诗句解析: 1. "杏脸霞蒸,桃腮酒晕,春满林园西北" - 描述了杏花如脸般的红润和桃花如酒晕般的鲜艳,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树林和园林的西北方。 2. "静倚高楼,晴旭照人如拭" - 诗人静倚高楼,享受着晴空和初升太阳的照耀,如同擦拭一般干净明亮。 3. "才褪却、几阵轻寒,便妆就、万般春色" - 刚褪去一阵轻寒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春草”是词牌名,“鹧鸪”是这首词的标题。 衬(zhèn)落英:落花飘散的样子。 才过寒食又清明:过了寒食节就是清明节。 调青(diào qīng)细雨霏霏湿:指春天的小雨绵绵不断。 帖翠:形容微风轻轻吹拂着草木,使之呈现出翠绿色。 邀(yāo):招引。 长亭:设在路旁的长亭。 王孙:贵族子弟或王公大臣的子孙,泛指贵族子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庆清朝·春晴》。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帘卷虾须,檐喧雀语,云师昨夜初还。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早晨的景象,帘子卷起像虾须一样细长,屋檐下鸟儿欢快地叫唤。这里的“云师”可能指云朵,意味着云彩刚刚出现或正在天空中飘动。 2. 东风送将红旭,碾破春悭。 - 春风送来了红日的温暖光芒,仿佛在破解春天的吝啬。这里的“红旭”指的是红色的太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风》,下面逐句解释: - 百字令:这个词是宋词的一种体裁,通常用于抒发情感或描述景象。 - 春风:春天的风,常用来象征生机和希望。 - 彩幡飘后,正匆匆、没有些儿闲处:彩旗飘扬过后,春风吹拂着,但没有人有时间去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 那更征帆南浦挂,也要吹开烟雨:更不要说那些南岸的帆船被风刮到了岸边,春风吹开了笼罩着大地的烟雾。 - 故国垂杨,天涯芳草,总是君为主
【诗句释义】 1.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描述山势陡峭,如骏马疾驰而过,尚未到达山脚下。 2.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形容山高耸入云,好像与天空相接,距离极高。 3.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比喻山势如同大海翻滚,波涛汹涌。 4.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形容山势的动态非常激烈,好像有无数匹马在激战,场面壮观。 5.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 形容山峰之峻拔直入云端
【注释】 十六字令:一种短小的诗体。 花下影:指落花的影子。 人上玉墀:指人站在玉石台阶上。 谁推倒:是谁将我推翻? 横着半毡儿:指身体侧卧,像半片毛毡那样平躺着。 【赏析】 “花下影”,点明季节是春天;“人上玉墀”,点明地点是宫廷,是皇帝的寝宫。从这二句诗中,可以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光明媚的一天,诗人来到宫中,踏着鲜花铺成的地毯,走到玉砌台阶前,抬头仰望,只见那如云似雾、千姿百态的落花
【解析】 此词为作者客居异乡时所做,表现了作者思乡之情。上片“见尔如何不忆家”一句是说看到你(花儿)怎么能不想念家乡;下片写花虽美丽,却不如脸边之霞。“花”“霞”互文对举,以花喻人,以霞衬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答案】 译文: 见到你这花,怎能不想家呢?花虽美,怎比得脸边那朝霞! 注释: 尔:指“花”。 赏析: 语言朴实,意蕴丰富,是一首思乡之作。全词以“见尔如何不忆家”开头
【诗句释义】 繁:这里指繁体字,即简化字之前的文字。 一树丁香花压阑: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花瓣像小灯笼一样挂在那里。丁香花的颜色是淡紫色的,花香浓郁,让人沉醉。“压阑”意味着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遮挡了栏杆。 心怜惜,不向鬓边看:我非常喜爱这丁香花,但我不想把目光放在自己的鬓角(即发梢)处,因为这会显得有些老气。鬓角是头发最靠近额头的部分,通常被视为成熟的象征。 【译文】 一树丁香花压在栏杆上。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伤别之作。上片以“愁”字领起,点明题旨,下片写花事阑珊,人却独上层楼的孤独感,并由此生发出“春风不肯为人留”的感慨。全词以景语抒怀意,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春暮”是本篇的诗眼。“愁”字统领全篇。词一开始便用一“愁”字领起,点明题旨。“春暮”二字不仅点出了季节,而且暗含了时间——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过片承上而来,“别后花时独上楼”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秋水影,溶溶夜月中。” - 关键词:秋水、影子、夜月。 - 含义: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秋水的影子如同溶化的丝绸一般,流动而美丽。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秋水”与“溶溶”两个关键词,传达了一种清冷、纯净的氛围。同时,“影子”一词的使用,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幽静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夜晚之中。 次句:“明如练,裁剪有西风。” - 关键词
诗句释义: 1. 青。:这里可能是指青花瓷,一种以青色为主色调的瓷器。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花纹和色彩,给人一种宁静、素雅的感觉。在古代,青花瓷常被用作宫廷用品或礼品,象征着富贵和高雅。 2. 花落花开半壁灯。:这句话描述了花开花落的情景。这里的“半壁灯”可以理解为一盏挂在墙上的灯,可能是某种装饰品。而“花落花开”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3. 江湖梦,和雨不分明。
诗句“姝,罗袖难胜怯自扶”的译文是:美女,她的罗袖难以承受我轻轻扶住。 关键词解释: - 十六字令:这是由李慈铭创作的一组四首诗歌,每首都以“十六字令”为题,每个词都是五个字,每两句组成一句,共八句成一首。 - 姝:这里的“姝”指的是女子的美或美丽。 - 罗袖:这里代指女性的衣袖或衣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柔弱。 - 怯:此处形容女子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害怕或不自在。 - 自扶
注释: 1. 娇,斜倚妆台亸翠翘。娇,形容女子娇嫩美丽。斜倚妆台,形容她靠在梳妆台旁。亸翠翘,形容女子的头发柔顺而美丽,下垂至地。 2. 簪花笑,红袖若为招。簪花,指的是女子佩戴着鲜花。簪花笑,形容女子因佩戴鲜花而面带笑容。红袖若为招,形容女子的手臂如招手般婉转动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美和风情。首句“娇
翩,豆蒄梢头碧玉年。 妆才竟,小扇立花前。 注释:翩翩飞舞的身姿,如同碧玉般清新脱俗。刚刚完成妆容,小扇轻轻站立在盛开的花丛之前。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女子轻盈飘逸、美丽动人的形象。诗中通过“翩翩飞舞”的身姿和“碧玉般清新脱俗”来形容其气质,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花朵随风摇曳,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刚刚完成妆容”则描绘了其精心打扮、等待出场的情景,展现了其对美的执着追求
注释: 1. 融化:指雪水在温度升高时,逐渐由固态变成液态。 2. 吹得花开又落红:指春风的吹拂使花朵盛开后又凋零。 3. 无聊赖:形容心情不痛快或无聊。 4. 转入绿阴中:指花开花谢后,又转入了绿色的树荫中。 译文: 春风吹过,冰雪融化,花儿们纷纷开放又凋谢,让人感到有些无聊。然后风又带起一片新绿,花儿们在新绿中重新找到了生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描绘花儿们的盛开和凋谢
诗句解读 第一句 “红叶阶前雨细,碧蕉阑外春迟。” - 红叶阶前雨细: 描述了一个景象,即在红色的台阶前,细雨如丝,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凄美的感觉。 - 碧蕉阑外春迟: 描绘出一种时间上的对比,春天的脚步在这里似乎变得缓慢,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不明显或者有些许迟疑。 第二句 “寻香低傍玉钗时。恰是晓妆初止。” - 寻香低傍玉钗时: 形象地描述了人物在寻找花朵香气时的羞涩和温柔动作
【注释】 罗绮:指华丽的衣服。款款:形容女子走路时轻盈的样子。宛转不胜风:形容蝶的飞舞姿态优美。捉上小鬟纤指:意思是说,蝴蝶飞入碧纱窗中,被小丫环捉住了。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开头两句写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款款而来,双双穿着华美的衣裳,轻手轻脚地来到花坛前,她们在花丛中寻觅春天的颜色。“宛转”是形容蝴蝶的舞蹈姿态,“胜”是胜过、压倒的意思
【注释】 红儿:这里指红色的桃花。 醉倚雪儿醒:像酒醉一般靠在白雪的桃花上,醒了又睡。 娉婷:体态美好。 东风解释凋零恨:春风一吹,桃花就凋落了,这令人伤心。 倒金罍、快意怡情:把斟满的金酒杯倒空,尽情畅饮,以解愁闷。 月窟:指月亮照耀下的洞穴。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西南。相传晋朝王羲之曾游此,见山上有奇峰耸立,如在海上,因此得名。后人因称此山为“赤城”。 莫道不分明:不要以为它不明显。
摸鱼儿·咏蛙 [南宋]辛弃疾 怪生来、衣青纡紫,看谁如尔侥幸。怒怀不向沧溟吐,只傍石窝苔径。喧暮井。似草泽、英雄跃马相争竞。吟馀睡醒。爱蝌蚪文奇,将伊戏学,字比烂冰劲。 黄昏后,休道多言厌听。当年曾荷恩命。五湖蹂躏中原路,望断华林佳境。叹故国、繁华已付东流尽。凭君莫问。纵往事悠悠,通宵阁阁,不尽为官恨。 注释: ①“衣青”:指穿着青色衣服。②纡紫:指穿紫色的衣裳,形容地位高。③“沧溟”,大海
碧天雨过秋高,夕阳红处孤村远。卷帘凝睇,平林如画,飞云未返。露结蒹葭,花疏萍蓼,别怀难遣。怅征帆一叶,久悬心曲,偏不共、归鸦转。 注释:雨水洗涤了天空,秋天的天空显得高远。在夕阳下,远处的村庄显得格外孤单。我拉开窗帘,凝视着眼前的美景,但心中却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平缓的树林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那些飞过的云彩似乎还没有回到原处。 暮色苍茫莫辨。倚高楼、情长目短。带围风小,衣篝月淡,去时秋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