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究先生样。半生来、青镫黄卷,乌皮绛帐。三字头衔穷措大,不讳含酸骨相。难得是斯文未丧。一第蹉跎头白早,叹磨穿、铁砚心徒壮。功名路,恐难望。
济南博士江都相。溯流传汉家真派,何嫌依傍。辛苦儒林谋绝业,全力名山休让。觅冷蠹堆中同葬。七贵五侯君不见,牧猪奴、转瞬青云上。得富贵,且无恙。

诗句解读与赏析:

一、首句解析及译文

“学究先生样。” —— 描述了一个典型的古代学者形象。

  • “半生来” - 表示此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研究。
  • “青镫黄卷,乌皮绛帐” - 描绘了学者的书房环境:一盏青灯、一堆黄色的书卷和一个乌黑色(可能是深色木)的书箱。
  • “三字头衔穷措大” - 指的是一个没有显赫地位但学识渊博的人。
  • “不讳含酸骨相” - 虽然谦虚,但不掩饰自己清贫和朴素的外表。
  • “难得是斯文未丧” - 难得之处在于,他坚守着学问和道德。

译文:我是一位终身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穷书生,我的书房充满了书籍和烛光,简朴无华却充满智慧。

二、第二句解析及译文

“三字头衔穷措大,不讳含酸骨相。” —— 继续描述其人的性格和背景。

  • “三字头衔” - 指某种官职或学位称号。
  • “穷措大” - 形容此人贫穷但志向远大。
  • “不讳含酸” - 表明他虽有酸楚但并不掩饰,可能意味着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坚持。

译文:身为一个拥有一定社会身份(可能是地方上的官员或知识分子)的穷学生,我虽贫穷但心怀远大抱负,不因贫困而自贬。

三、第三句解析及译文

“难得是斯文未丧” - 强调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译文:难能可贵的是,我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尊重和追求。

四、第四句解析及译文

“一第蹉跎头白早,叹磨穿铁砚心徒壮。” ——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取得高官厚禄的遗憾和对知识的执着。

  • “一第” - 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 “蹉跎” - 指时间的流逝和错过机会的遗憾。
  • “头白早” - 年纪轻轻就白发苍苍,比喻年轻时的不幸遭遇。
  • “磨穿铁砚心徒壮” - 尽管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心中仍怀有坚定的信念,形容内心的强大和不屈。

译文:我曾在年轻时梦想成为科举状元,但命运弄人,未能如愿以偿。尽管如此,我心中依然怀着坚定的信念,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

五、第五句解析及译文

“功名路,恐难望。” —— 表达了对个人功名之路艰难曲折的认知。

  • “功名路” - 指通过科举或其他方式获得官职的道路。
  • “恐难望” - 担心难以达到目标。

译文:我深知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高官厚爵的道路困难重重,恐怕难以企及。

六、结语赏析

整首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位出身平凡的学者在科举制度下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自身的定位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展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