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黄生面。记蛎粉围墙,那回曾见。苦把蛮腥,腻了寿阳宫瓣。东风又还到也,怎寒花尚留秋怨。冷入二分龙麝,带断魂飘远。
问别来何处照清浅。说离恨天西,旧红无伴。疏影浑难觅,付月波凉蘸。美人倚愁独立,梦游仙道妆偷换。香外一瓶一我,正万缘俱澹。

孤鸾供蜡梅一枝

孤鸾:即孤鸾灯,一种古代的灯具。蜡梅花枝被用作孤鸾灯之燃料,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译文:孤鸾灯中燃点着蜡梅花枝,映照出孤独的身影。

注释:孤鸾灯:一种古代的灯具,通常由蜡烛、油灯或煤油灯制成,形状像一尊孤独的神像,常被用来表达思念或者寄托情感。蜡梅花枝:蜡梅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其枝条细长,花瓣娇嫩而略带黄色,香气浓郁。在这里用蜡梅花枝作为孤鸾灯的燃料,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赏析:诗中的孤鸾灯和蜡梅花枝,是诗人孤独的象征。他以蜡烛和油灯为孤鸾灯之燃料,用蜡梅花枝来象征自己孤独的形象。这种孤寂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深沉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病黄生面

病黄生面:面色苍白如同生病的人一样,形容憔悴、疲惫。

译文:面容苍白如同生病的人,让人感到憔悴和疲倦。

注释:“病黄生面”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的面色苍白或者精神不振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由于疾病、疲劳、忧虑等原因导致的。这里的“病”字,既可以理解为字面上的“病”,也可以引申为精神上的“病”。

赏析:诗中的面色苍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憔悴、疲惫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由于疾病、疲劳、忧虑等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压力的承受。

记蛎粉围墙,那回曾见

蛎粉围墙:用蛎壳粉涂抹的围墙,具有坚固耐用的特性。

译文:记得以前曾经见过用蛎壳粉涂抹的围墙,坚固耐用。

注释:“蛎粉”是指用蛎壳磨成的粉末,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和防水性。蛎壳粉围墙,则意味着围墙非常坚固,可以抵挡风雨侵蚀。

赏析:诗中的蛎粉围墙,象征着坚强和稳固。它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围墙,更是诗人心中的一种信念,代表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这种坚强和稳固,使得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苦把蛮腥,腻了寿阳宫瓣

蛮腥:指南方少数民族的腥味。

译文:因为南方少数民族的腥味,我变得厌倦和不适。

注释:“蛮腥”是指南方少数民族的腥味,这种腥味往往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在这里,诗人用“蛮腥”来形容自己对于某种异味或者不愉快的感觉。这种味道可能是因为身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身体出现了不适感。

译文:东风又还到也,怎寒花尚留秋怨?冷入二分龙麝,带断魂飘远。

东风:春风,春天的风。在这里,春风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译文:春风再次吹拂大地,为何秋天的花朵仍然带着一丝秋意?寒气渗入肌肤,仿佛龙麝的味道,让人心神不宁。

注释:“二分”指的是一半,一半的意思。在这里,“二分龙麝”是一种比喻手法,将寒冷的秋风比作龙麝的味道,让人心神不宁。

译文:问别来何处照清浅。说离恨天西,旧红无伴。疏影浑难觅,付月波凉蘸。

译文:请问你在哪里还能看到那清浅的流水?说着离愁别恨都飞到了西边,连那旧时的红叶也没有相伴相依。只有疏落的影子难以寻觅,只能让它随风漂荡在月光之下。

注释:“清浅”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河或湖泊。在这里,诗人用“清浅”来形容流水的清澈透明。

译文:美人倚愁独立,梦游仙道妆偷换。香外一瓶一我,正万缘俱澹。

译文:美人独自倚立在窗前,忧愁满怀地凝望着远方。梦中游走于仙境之中,妆容竟然被偷换了。窗外摆放着一瓶香水,我独自一人品味其中的芬芳,一切烦恼都已消散。

注释:“香外一瓶一我,正万缘俱澹”是一种意境深远的诗句。它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超脱世俗纷扰,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境界。这里的“香外一瓶一我”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独酌一杯美酒,品味其中的芬芳,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而“万缘俱澹”则意味着诗人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困扰,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自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