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茁心苗,欲度灵犀,温黁自然。恰鹦帘客去,香留茶酽,鸾笺句秀,粲说花妍。金籥深扃,玉津密漱,消得神方长驻颜。围曾解,羡澜翻清辩,巾帼仪连。
簪花格最婵娟。更妙吮香毫越恁圆。甚小玉偏饶,幽怀易泻,阿侯乍学,泥语轻怜。一角溪山,广长真谛,只在红楼斜照边。闲凭吊,忆楚宫凄怨,扪竟三年。
这首诗是毛泽东所作的《沁园春·美人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慧茁心苗,欲度灵犀,温黁自然。
- “慧茁”意为聪明、有才智,这里指女子的智慧与才能。”心苗”比喻女子的内心,”欲度灵犀”则表示想要达到彼此心灵的相通,”温黁自然”指的是自然而然、不造作的美。
- 译文: 女子拥有聪明才智,内心纯净无暇,她的美丽如同天然生成,无需刻意雕琢。
2. 恰鹦帘客去,香留茶酽。
- “鹦帘”指的是精美的帘子,常用以形容女子的居室或闺房环境。”客去”意味着客人离去。”香留茶酽”则是说虽然客人离开了(茶也喝完了),但香气依然留在房间里,意指女子的魅力让人难以忘怀。
- 译文: 当客人离开后,香气依然留在房间中,仿佛他留下的是一股淡淡的茶香而不是人。
3. 鸾笺句秀,粲说花妍。
- “鸾笺”通常指精美的书信或纸张,这里可能暗喻女子的文字或言辞。”句秀”表示文字优美。”粲说花妍”则是形容女子说话时如花般美丽动人。
- 译文: 女子的话语如同花朵般美丽动人,她的文笔优美。
4. 金籥深扃,玉津密漱,消得神方长驻颜。
- “金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贵重的首饰或者装饰品,象征着女子的地位和财富。”玉津”则指清澈的水道或者水源,常用来形容清泉、美酒等。”深扃”意为紧闭,没有打开。”密漱”可能是指漱口的动作,而”长驻颜”则是指保持美貌长久不衰。
- 译文: 女子佩戴着贵重的饰品,生活富足,能够保持容颜长久不衰。
5. 围曾解,羡澜翻清辩,巾帼仪连。
- “围”在这里可能是对女子的一种赞美,意味着她像围城一样坚固可靠。”解”即解开,引申为摆脱束缚。”澜翻清辩”形容女子言语清晰,能辩论时事。”巾帼仪连”则是强调女子的风采与仪态与男性不相上下。
- 译文: 女子摆脱了束缚,展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辩论能力,她的风范与男性无异。
6. 簪花格最婵娟,更妙吮香毫越恁圆。
- “簪花格”可能是一种特定的书法风格或技巧,使字迹更加优雅美观。”婵娟”意为美好、漂亮。”吮香毫”则形容女子善于用香笔书写,”越恁圆”可能是在夸赞其书写技艺非常娴熟圆润。
- 译文: 女子的书法技艺最为优雅美观,尤其是用香笔书写更是圆润流畅。
7. 甚小玉偏饶,幽怀易泻,阿侯乍学,泥语轻怜。
- “小玉”可能是指年轻女子,”偏饶”意为特别优秀。”幽怀”意为内心的思绪。”易泻”表示容易流露出来。”阿侯”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乍学”是刚刚学习的意思,”泥语”指笨拙的语言,”轻怜”则是温柔地关怀。
- 译文: 年轻的女子特别优秀,她的内心思绪轻易地流露出来;刚学不久的年轻男子还显得有些笨拙,但她却能温柔地关怀他。
8. 一角溪山,广长真谛,只在红楼斜照边。
- “一角溪山”指一幅山水画中的一角,暗示着某种意境或哲理。”广长”表示广阔深远。”真谛”是佛教用语,意为真正的道理或智慧。”只在红楼斜照边”可能是在说只有通过细心体味才能真正领悟到这幅画作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 译文: 这一幅山水画中的每一角落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这些哲理的真正理解只能在欣赏这幅画时细细品味。
9. 闲凭吊,忆楚宫凄怨,扪竟三年。
- “闲凭吊”意为闲暇之余的哀悼或怀念。”楚宫”可能是指楚国的宫殿或楚国的历史。”凄怨”形容悲伤哀怨的情绪。”扪竟三年”中的“扪”可能是指抚摸、思念的意思,”竟”是时间上的延续,三年的时间。
- 译文: 我在闲暇之余怀念楚国的宫殿,那里的凄凉和哀怨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种怀念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
赏析:
《美人舌》是毛泽东于1912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诗通过对女子外貌、才华及内在气质的描述,展现了女性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格。诗词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语言,如“金籥”、“玉津”等,以及“一隅溪山”等意象,旨在描绘出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的深刻美感和文化内涵。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充满了对美好事物与高尚情操的赞美。此外,这首词也反映出作者对女性地位的尊重和对女性才华的认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新认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