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无端,青齐留滞频年。把皴毫、东涂西抹,妆台不画春山。步微波、何来罗袜,凝香雾、那见云鬟。朱染嫌丹,粉敷太白,描摹费尽衍波笺。向台畔、悄无人处,一幅自偷看。谁堪比,飞琼天上,弄玉人间。
感君王、垂情下问,离怀未语先酸。掷华年、斗鸡走狗,怨遥夜别鹤离鸾。云想衣裳,花如人面,箫郎下笔倍增妍。从今后、春风图画,稷下定传观。还愁被、滑○齐赘,看煞婵娟。
多丽
恨无端,青齐留滞频年。把皴毫、东涂西抹,妆台不画春山。步微波、何来罗袜,凝香雾、那见云鬟。朱染嫌丹,粉敷太白,描摹费尽衍波笺。向台畔、悄无人处,一幅自偷看。谁堪比,飞琼天上,弄玉人间。
感君王、垂情下问,离怀未语先酸。掷华年、斗鸡走狗,怨遥夜别鹤离鸾。云想衣裳,花如人面,箫郎下笔倍增妍。从今后、春风图画,稷下定传观。还愁被、滑○齐赘,看煞婵娟。
注释:
- 恨无端:感叹命运的无常。
- 青齐留滞:形容青春年少却滞留在家乡。
- 把皴毫、东涂西抹:用笔随意涂抹,没有章法。
- 妆台:化妆台。
- 步微波:漫步于微波粼粼的水边。
- 何来罗袜:如何能够见到罗袜的痕迹?
- 凝香雾:空气中弥漫着芳香。
- 朱染嫌丹:用朱砂染红,但觉得过于艳丽。
- 粉敷太白:用白粉扑在脸上,显得苍白。
- 描摹费尽衍波笺:描绘时花费了很多心思。
- 向台畔:走向台畔,暗指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 悄无人处:悄悄没有人的地方。
- 稷下: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稷下,这里代指齐国。
- 滑○齐赘(zhuì):指与齐国结亲,成为齐国的人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美人图诗,通过对美人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以“恨无端”开头,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无奈和遗憾。接下来,诗人以“青齐留滞”为线索,描绘了美人的青春岁月,以及她在丈夫身边度过的时光。
在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美人的美丽与高贵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例如,“朱染嫌丹”中的朱砂,象征着美人的艳丽;“粉敷太白”则表示美人的苍白;而“描摹费尽衍波笺”则暗示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情款待和精心描绘。此外,诗人还将美人比作天上的飞琼,人间的弄玉,进一步突出了她的高贵与美丽。
在表达对美人的眷恋之时,诗人并未直接倾诉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述和比喻,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酸楚与无奈。这种表达方式,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首诗以美人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