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跌宕,老作西湖长。精舍对南屏,好览遍、云山苍茫。年年浪迹,未辨钓鱼船,湖楼上,秋容爽,聊寄烟波想。
烟波淡荡,容得闲鸥两。入道是刘樊,愧草草、未离尘网。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摇双桨,同游赏,粗不浮生枉。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

与内子同至西湖诂经精舍作:与内子一起到达西湖诂经精舍。

琴书跌宕:琴书,指读书;跌宕,形容读书声韵抑扬跌宕。

老作西湖长:在西湖边住了很长时间。

精舍:指诂经精舍。

南屏:即南屏晚钟。

浪迹:漫游。

烟波想:以烟波为想象对象。

秋容爽:秋天的景色很美。

烟波淡荡:水天之间烟雾弥漫,波浪舒缓。

闲鸥两:悠闲自在的鸥鸟两对。

入道:出家修行。

未离尘网:没有脱离尘世的纷扰。

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过去的游乐像梦一样,一晃而过,不必去提起。

摇双桨:摇动船桨。

不浮生枉:不要虚度一生。

【译文】

琴书声声跌宕,老在西湖边住了很久。

诂经精舍面对南山,可以尽览云山苍茫。

年年漫游湖中,却无法辨识钓鱼的船只,只能远眺湖楼之上秋色爽朗。

烟波浩渺,悠闲自得地和鸥鸟为伴,出家修行却未能脱离尘世的纷扰。

曾经游玩的地方如同梦境,转眼间已过去,无需再去提及。

划着双桨一同游览,不要虚度这一生。

【赏析】

“蓦山溪”是词牌名,《蓦山溪·赠妓》是晏几道所写的一首闺情词。这首词写的是作者随内子到西湖诂经精舍游玩,抒发了作者对杭州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二句写自己来到西湖后,便在诂经精舍附近的南山下居住了下来,经常看到湖面波光闪烁,山色空蒙,烟云缭绕,心情十分舒畅。“精舍”,即诂经精舍,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南屏晚钟”,即指南屏山寺中的钟楼。此句写景,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秀丽、充满诗意的环境之中。“好览遍”,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也表现出他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年年浪迹,未辨钓鱼船,湖楼上,秋容爽,聊寄烟波想。”这几句写自己每年都会来到西湖,但是总是游人如织,难以辨别出谁是游客,谁是渔人。他只能在湖楼上眺望远方,看到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于是便把这一切寄情于烟雾弥漫的湖水之中。

“烟波淡荡”,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容得闲鸥两”,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鸥”指的是海鸥,它们在广阔的湖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入道是刘樊,愧草草、未离尘网。”这几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出家修行的执着追求。尽管他已经达到了出家的境界,但是却仍然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无法真正地摆脱尘世的烦恼。这里的“刘樊”指的是佛教的“刘郎”,而“草草”则表示匆忙、仓促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出家修行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无奈感怀。

“旧游如梦,过眼不须提。”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游玩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他认为这些经历就像一场梦一样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所以不必再去提起它。这种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荏苒的无奈以及对于美好回忆的珍惜之情。

“摇双桨,同游赏,粗不浮生枉。”“摇双桨”则是描绘了他们共同游览的场景。诗人与内子一起荡舟湖上,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宁静的美好时光。这里的“枉”是指虚度光阴,意味着诗人想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白白度过一生。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