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才过,元宵又至,春风乍度饧箫。剪雪描凫,安排乐事今宵。银花火树缤纷甚,映琼筵、未许风摇。月分光,一曲新歌,唱彻晴霄。

无端触起中年感,忆儿时鸠竹,随处嬉遨。竟夕看灯,喧阗史埭潘桥。雪瓯重泛浮圆子,问前尘、已逐萍飘。偶书怀,冻笔烘开,兽炭添烧。

诗句

人日才过,元宵又至,春风乍度饧箫。

  • 人日才过: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古人以“人日”为新历年的开始。
  • 元宵又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
  • 春风乍度饧箫:形容春天的风温柔而细腻,像吹响了糖人的乐器一样悦耳动听。

剪雪描凫,安排乐事今宵。

  • 剪雪描凫:比喻在元宵节夜晚,人们用剪刀裁剪出形状各异的冰花,模仿鸭子的样子,增添了节日的乐趣。
  • 安排乐事今宵:准备今天晚上的节目和活动来享受节日的快乐。

银花火树缤纷甚,映琼筵、未许风摇。

  • 银花火树缤纷甚:形容灯光闪烁如繁星,五彩斑斓,非常美丽。
  • 映琼筵、未许风摇:指灯火辉煌的场面反射出美轮美奂的景色,没有风的摇曳使这种美更加显得生动迷人。

月分光,一曲新歌,唱彻晴霄。

  • 月分光:月光洒下,照亮了整个夜空。
  • 一曲新歌:指演唱一首新创作或改编的歌曲。
  • 唱彻晴霄:歌声传遍天空,直至云端。

无端触起中年感,忆儿时鸠竹,随处嬉遨。

  • 无端触起中年感:突然引发了对中年生活的感慨。
  • 忆儿时鸠竹:回忆起童年时代,在竹丛中嬉戏玩耍的情景。
  • 随处嬉遨:到处随意游逛。

竟夕看灯,喧阗史埭潘桥。

  • 竟夕看灯:整晚都在观赏灯笼和其他节日装饰。
  • 喧阗史埭潘桥:热闹非凡,声音嘈杂。这里的“史埭”、“潘桥”可能是古地名或景点,与元宵节的庆祝活动相联系。

雪瓯重泛浮圆子,问前尘、已逐萍飘。

  • 雪瓯重泛浮圆子:重新拿起酒杯品尝元宵。
  • 问前尘、已逐萍飘:询问过往的经历,感叹人生的漂泊不定。

译文

人日刚过,元宵又到,春风轻拂,吹起了糖人的乐器。今晚我们剪出雪花般形状的冰花,欢声笑语中安排着欢乐的节目,享受着元宵的盛宴。灯火璀璨,如星光般闪烁,反射在华丽的宴席上,美得让人无法移开眼睛。月光洒满夜空,一曲新歌唱出心中的欢喜,歌声飘向云霄。突然,一股中年的感慨油然而生,想起了小时候在竹丛中的欢乐时光。整晚沉浸在灯笼和节日装饰之中,喧闹声此起彼伏。再次品尝元宵,仿佛是在问自己:那些过去的岁月,就像这漂浮的浮圆子一样,已经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喜庆。首句“人日才过,元宵又至”,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节日的更替。接着,诗人用“春风乍度饧箫”,形象地刻画了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气氛。整首诗充满了怀旧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通过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诗意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