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秋菊春兰一手拈。扬州月,独占不分三。

【注释】

十六字令:唐教坊曲名,每句七字。

述佛氏三戒:《楞严经》中佛说:“戒者,禁也;心为戒根,尘垢不染。”佛教有三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楞严经》云:“贪爱有五,一曰财色,二曰饮食,三曰睡卧,四日衣香,五日歌舞。”

【赏析】

这首诗写“贪”之一戒。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佛家所说的三戒,并巧妙地将它们与秋天的菊花和春天的兰花联系起来。

首联以“贪”字点题,表明诗中要阐述的内容是佛教的“三戒”。这“贪”,不仅指人的欲望,而且也包括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秋菊春兰一手拈”一句中,“秋菊”、“春兰”均喻指人,分别暗指人的两种欲望。在古代,人们往往把美好的事物比作“菊”与“兰”,这里用来比喻人们的两种欲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贪”之欲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取”之欲望)。“扬州月,独占不分三”两句中,“扬州月”指代月亮本身,它不受任何人的占有,所以“独占”一词既形容了扬州月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独占”一词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欲望的一种自我约束。

整首诗通过对“贪”这一概念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宇宙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对于“贪”这一现象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