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姚风名可凤。病里涂黄,光湛流离冻。更把残樽温旧梦。心如奔骥难羁鞚。
九陌尘多乌帽重。花面迎人,禅面教相送。白俭绿沉难与共。良工写得金无缝。
《蝶恋花·黄牡丹》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春。这首词描绘了黄牡丹在春风中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老去姚风名可凤。病里涂黄,光湛流离冻。(第一句注释:姚风,指牡丹的芬芳;光湛流离冻,意味着花朵在寒冷的天气下依然绽放。)
更把残樽温旧梦。心如奔骥难羁鞚。(第二句注释:残樽,指已经喝剩一半的酒樽;奔骥,指骏马。这句话表达的是虽然身体虚弱,但仍怀有豪情壮志。)
九陌尘多乌帽重。(第三句注释:九陌,指京城中的大街;乌帽,指黑色的帽子,这里指官员的帽子。)
花面迎人,禅面教相送。(第四句注释:花面,指牡丹的花瓣;禅面,指佛教禅宗的面相,这里指佛祖的面相。这句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敬畏。)
白俭绿沉难与共。(第五句注释:白俭,指白色的芍药;绿沉,指绿色的芍药。这句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良工写得金无缝。(第六句注释:良工,指技艺高超的工匠;金无缝,指精美的工艺品没有瑕疵。这句话表达了对工艺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春天赏花时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全词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牡丹的芳香、美丽和高贵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既有对美好的追求和享受,也有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