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馀生,背孀母,孤儿默泣。哀哀寸草,未报春晖百一。黯风尘,卅年轻换鬓丝白。城北。旧家山,料尚有,儿时居宅。朦胧乌桕,微颤东溪月色。曾几番,抱书愁傍寒机侧。
凄恻。永负慈恩,外家闻见,还说依稀记得。记柳岸霜疏,夜乌啼急。秋卢耐晓,正淹梭泪尽,血飘残织。望断南云,墓草林楸,空剩荒寂。待更牵衣,索乳何从觅。
【注释】
白苎:白色的苎麻布。
愧馀生:自感惭愧,余生不济。馀生:指剩余的一生,指人未尽的寿命。
背孀母:年幼丧母。孀(shāng):寡妇,无配偶而未婚的人。
背:依靠,倚靠。
孤儿默泣:孤儿默默流泪。默泣:无声地哭泣。
哀哀寸草:形容子女对父母像小草那样依恋、孝顺。一寸长的草,比喻儿女对于父母的一片孝心。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的恩德。
黯风尘:形容战乱或世事的纷扰使人心灰意冷。黯:黯淡,凄凉。
卅(sà)年轻换鬓丝白:三十来岁,就已白白了头发。卅,三十;轻,年少。鬓丝白,指头发由黑变白。
城北旧家山:城外有座旧家坟山。城北:指城外。
料尚有 :估计还有(一些)。料想(大概)还应该有。
儿时居宅:少年时候曾经住过的房屋。居宅,居住的地方。
朦胧乌桕(zhǐ),微颤东溪月色:模糊不清的乌桕树林中,月光在微微颤抖。朦胧,隐约不清的样子。乌桕:一种落叶乔木。
曾几番,抱书愁傍寒机侧:曾经多少次,抱着书卷,在寒冷的机织旁忧愁地徘徊。
【赏析】
《浣溪沙·白苎》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上片开头两句“愧馀生,背孀母,孤儿默泣”,以自责的口吻写自己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年老却未能报恩于父母。下片开头三句“哀哀寸草,未报春晖百一。”以比喻手法,写出作者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黯然风尘,卅年轻换鬓丝白。”以感叹语气,表达自己的悲凉之感。“城北旧家山,料尚有,儿时居宅。”想象自己少年时候的家园。“朦胧乌桕,微颤东溪月色。”描写自己怀念故土的心情。“曾几番,抱书愁傍寒机侧。”写出自己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永负慈恩,外家闻见,还说依稀记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愧疚和遗憾之情。整首词通过回忆往昔与父母的点点滴滴,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