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点欢愁入梦寻,关河应未隔冰心,弥天风霭自阴阴。
乍落轻霞犹滞眼,归飞宿鸟渐投林,楼高此际尚登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主旨及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原诗,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进行赏析。
词人用“捡点欢愁入梦寻”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用“关河应未隔冰心”来抒发对国事的担忧之情;“弥天风霭自阴阴”则写自己孤独寂寞的处境。“乍落轻霞犹滞眼,归飞宿鸟渐投林”,诗人想象自己像归巢的鸟儿,但眼前却有层层云霭遮阻着,所以久久不能看到美丽的景色;“楼高此际尚登临”,诗人登上高楼远眺,但依然看不到希望的曙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悲观和忧虑。“寄妍华”是词人的别号,“妍”指美丽。
【答案】
译文:
我捡拾着欢乐忧愁进入了梦乡,关中大河应该没有阻隔我的心意。天空弥漫着浓密的云雾,笼罩着阴森的黑暗。我忽然降落下来,那轻轻的晚霞还停留在我的眼中,归巢的燕子渐渐飞进了树林,我登上高楼,此时还望不到希望的光明。
赏析:
上片起首二句,化用杜甫《梦李白》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意谓:我捡拾着欢乐忧愁,进入了梦乡,关中大河应该没有阻隔我的心愿。这两句是词人对友人的思念。“关河”,泛指家乡或祖国。“冰心”,比喻坚贞不屈的心志。“弥天”指天空,这里指茫茫的云层,喻指黑暗的现实。
下片开头二句,用杜牧《山行》“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意。意谓:我仿佛看见夕阳西沉时,晚霞映红了半边天,也染红了我的双眼。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致。末三句,是说:归巢的燕子渐渐飞进了树林,而我登上了高楼,却仍看不到希望的光明。“楼”即“层楼”,这里代指词人所在的高楼。
这首词以“寄妍华”为题,是作者在长安时所作。词人借梦游江南,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失望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