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好景最饶春晓。一树丁香花窈窕。更听佳客到。
落叶辞枝偏早。别有伤秋怀抱。凭与钟期赓曲调。知音从古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分情景式默写和一般式默写,本题属于情景式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晓”“窈窕” “偏”“钟期”。
【答案】
好景最饶春晓。一树丁香花窈窕。更听佳客到。落叶辞枝偏早。别有伤秋怀抱。凭与钟期赓曲调。知音从古少。
长安道。好景最饶春晓。一树丁香花窈窕。更听佳客到。
落叶辞枝偏早。别有伤秋怀抱。凭与钟期赓曲调。知音从古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分情景式默写和一般式默写,本题属于情景式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晓”“窈窕” “偏”“钟期”。
【答案】
好景最饶春晓。一树丁香花窈窕。更听佳客到。落叶辞枝偏早。别有伤秋怀抱。凭与钟期赓曲调。知音从古少。
【注释】 ①“疏影”:词牌名,又名“渔家傲”、“暗香”。 ②穷非我独:意谓贫穷不是我一个人。 ③叹流离异地,难问殊俗:感叹自己流落异地,难以了解异域风俗。 ④海曲荒陇:海边荒凉的土地上。 ⑤弹指楼台:弹指之间(即弹指之间)已过了许多时光。 ⑥行窝谁与兴筑:行路的住所又由谁来修筑。 ⑦卜邻不隔东西路:占卜邻居没有妨碍东西路。 ⑧也只好、称贞缩屋:只好勉强称为贞节之士缩在陋室之中。 ⑨等闲过
【注释】 望江南 其三:指词人所写的《望江南》三首之一。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南京东北钟山紫金山南麓,流经南京市区,入长江。“月”,指南明都城南京的秦淮河,因南京有“六朝烟月之地”“十代帝王之都”之称;又因南京是六朝和明朝两朝故都,所以这里特指南京的秦淮河。玉树:南朝陈后主所作的歌曲名,后来用为歌妓的别称。金钲:古代乐器,用黄铜制成,形如铃。秣陵: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屈指:用手指计数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丁香花,下片写作者自己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全词借丁香花的娇媚,抒发了作者的惜春情怀。 词题“藏墨山房丁香花盛开,为填此阕”,点明了词人作《蝶恋花》的原因。 上片写丁香花。“老干槎牙枝叶茂”,起首二句描写丁香树的枝干苍劲挺拔,枝叶繁茂。“待得花开,花比人还瘦。”这两句是说,等到了丁香花盛开的时候,花儿却比人更加清瘦。“最怜碎朵盈罗袖。”这三句是说
【诗句释义】 竹屋纸明窗。 聊可支床。 小亭一角绕长廊。 曲曲层台如雁齿,合种花王。 草绿满庭芳。 亚字红墙。 碧桃谢却桂枝香。 可惜梧桐新雨后,少个池塘。 【译文】 竹屋纸门明亮窗户。 可以暂且支撑床榻。 小亭一角环绕着走廊。 层层楼梯如同雁翅,共同种植花王。 绿草覆盖庭院芬芳。 亚字红墙映衬辉煌。 碧桃花已谢去,桂花依旧芳香。 可惜梧桐在细雨过后,缺少一个池塘。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李宛湘的庭院美景,以及词人对李宛湘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何处秋声早”。这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声音来得很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碧沉沉、梧桐树底,暖凉初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梧桐树下,秋天的气息刚刚开始显现。这里,作者通过描写梧桐树和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我们看到第二句“觅句不妨芳径滑”,意思是在漫步的过程中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信美非吾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感慨,认为家乡的美并非自己生长之地。 2. "笑浮家、等闲再值,良宵三五":指自己漂泊在外,常常在中秋佳节时回到家乡,享受美好时光。 3. "深院木犀香已谢":描述了深院中桂花的香味已经消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逝去。 4. "只碎菊、篱边方吐":形容秋天菊花盛开的景象,虽然凋零但仍有其独特的美。 5. "漫道井梧添叶好,怕羁愁
【译文】 江阴年仙九尚书在崇川去世,他的妻子吴氏吞金殉情。 忽然之间波澜起伏,打破了菱花圆月的宁静。 伤心之处,白杨衰草,轜车临穴。 歌舞樽前欢梦短,繁华镜里浮沤阅。 尽缠绵,愿结再生盟,孤怀洁。 巾帼女,多奇节。 拼绝命,黄金屑。 叹珠沉花谢,九回肠折。 慷慨难忘斑竹恨,乱离岂恋红尘瞥。 听夜深、愁雨洒空阶,香魂冽。 【赏析】 《满江红·题张平甫家妓小玉图》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注释: 秦淮河上的月光,望尽了楚地的云彩低垂。 我最怕风高夜深,多有鬼怪在耳边作祟,更怕潮水落下去时,有莺鸟的啼叫声。 画楼西侧让我愁思难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秦淮月景与内心感受的诗。诗人通过对秦淮月夜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人描绘了秦淮月夜的美丽景色。他用“望断”来形容月亮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直到地平线消失。而“楚云低”则描绘了楚地的云朵低垂,给人一种深沉、广阔的感觉
【注释】 望江南 其二 四首:这是一首怀古词,描写了秦淮河的景色。 秦淮月,一片可怜生:秦淮河上的月光,是那样的明亮,那样的美丽。 荒草斜侵萧寺碧,残阳空照蒋山青:在萧寺的旁边,生长着一些野草。当太阳落下的时候,只有那片青山还沐浴在余晖中,显得格外的青翠。 流水绕孤城:秦淮河上流淌着一条小溪,它绕过了一座古老的小城。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秦淮江畔的夜景,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伤
紫薇花 虚白堂前传异种。 紫绶曾邀宠。 斜月上帘钩,浅碧笼烟,几处凉初送。 柔姿羞藉东皇重。 溽暑宜清供。 莫道不如春,色比秾桃,瘦与黄花共。 注释: 1. 紫薇花:一种植物名,以其紫色的花冠而得名。 2. 虚白堂前传异种:在虚白堂的前面,传播着不同的品种。 3. 紫绶曾邀宠:曾经用紫色的绶带来迎接过宠爱。 4. 斜月上帘钩,浅碧笼烟,几处凉初送:月光斜斜地照进帘子里,浅绿色的烟雾笼罩着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谒金门·望庐山》的原文。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和相应的译文: 1. 烟水外,染得一天螺黛。 - 注释:在远处的水天交接处,云雾如同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青色,像是用来装饰天空的螺壳。 - 译文:远方的水天交融之处,仿佛被淡淡的青绿色彩所覆盖。 2. 欲雨山腰先作带。 - 注释:即将下雨时,山腰处已经出现了细密的水流,像是一条细细的带子。 - 译文:即将下雨的时候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平韵。 愁心乱:形容心情烦乱,如同被风吹动的花瓣一样。 带雨含烟:形容天色阴沉,好像带着雨气和烟雾。 看不见:形容视线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江南:这里指代离别之地。 垂柳垂杨:形容柳树的枝条随风飘荡,像垂柳、垂杨一样连绵不断。 游丝:指蜘蛛丝。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描写自己在春天里因离别而产生的愁苦心情的。首句“愁心乱”三字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名为“谒金门 其二 感怀”。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国、亲情的深深思念和无奈之情。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 1. 春寂寂。鸿雁几行归北。 - “春寂寂”形容春天的寂静,没有生机。 - “鸿雁几行归北”指的是大雁排成一行向南飞去,暗示了春天结束,冬天来临。 2. 谁道家山浑咫尺。层层云树碧。 - “谁道家山浑咫尺”意为家门前的小山近在咫尺。
【注释】 谒金门·新浴 其一:谒金门是唐教坊曲,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上片四句一韵,下片六句三韵。本篇为新浴词,写女子洗浴后的情态和心情。 人新沐:人刚洗过澡。 波溅:水花飞溅。 寒玉:指冰清玉洁。 半著轻罗香馥馥:穿着轻薄的罗衣,散发出阵阵香气。 妆残:卸妆之后,妆容不再完整。 重结束:重新整理衣带。 簟凉生绣缛:竹席冰凉,绣纹的被褥更增凉爽。 换緉鞋儿:换上新鞋子。 奈何郎又促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 诗题:谒金门 其四 题龚静照鹃红稿 作者:佚名(实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诗句逐句释义: 1. “鹃红稿”:这里的“鹃红”指的是杜鹃花的颜色,而“稿”则是指文章或者诗歌的作品。整体来看,这句描述的是一幅描绘杜鹃花开的场景。 2. “静照恰同清照”:这里提到了两位词人——李清照(一说为苏轼之妻王弗或秦观之妻晁氏)和另一位未具名的女性,她们的作品风格相似。 3.
【解析】 此词是和韦庄的《谒金门•其二》词而作。全词写景抒情,含蓄委婉,意境清冷凄迷。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燕锁雕梁路未识”二句,点出“红叶不传消息”的原因。下片以“风卷杨花无力,浪打萍花无迹”写秋景萧瑟凄凉,抒发自己身世飘零、流落异乡的悲苦之情;最后两句写夜深人静时,墓中土花如血,更增添了几分寂寞之感。 【答案】 ①相忆:相互思念。②红叶不传消息:指书信往来不通。③燕锁雕梁:形容屋宇华丽
谒金门 其一 愁 奈何许。欲说近来愁绪。 愁到依然无一语。罗衫几点雨。 旧事子规催去。新恨鹧鸪留住。 梦逐东风无歇处。飘零随柳絮。 注释:谒金门 其一 愁,词牌名;奈何许,指无可奈何的愁绪;欲说近来愁绪,想说说近来心中的忧愁;无一语,没有言语;罗衫,指女子穿的衣服;几点雨,形容衣衫被雨水打湿的样子;旧事,指过去的事情;子规,即杜鹃;催去,催促归去;新恨,新的怨恨;鹧鸪,一种鸟名
注释:寒夜寂静,一片暮色中飘来淡淡的秋愁。风剪轻寒,落花渐侧。纸窗吹起薄薄的黑雾。正对着孤灯,听着孤鸿的叫声,凄厉而高亢。庭外的黄花被清冷的露水打湿了,泪痕也湿润了。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通过对晚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上片描写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暮色中的寒风轻轻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窗户被风吹得吹起了半边黑雾,显得格外凄凉。下片描绘了主人公独自面对孤灯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 冯延巳的词中有《谒金门》词牌,此调是其词中名篇。 “晨睡起”句:早上刚醒来。瞤(yíng)闭。 春径里:指花径、小路上。 亸(duǒ)态:形容女子娇弱的体态,这里指女子娇慵的姿态。风前如倚:形容女子娇弱的体态,倚靠着风向。 扑乱:指柳絮被风吹散了。杨花斜坠:指杨柳的花瓣被风吹落。 桐庐人:指友人。未至:还没有到。
诗句解释: - 深宵寂:深夜寂静无声。 - 暗烛晕成愁色:昏暗的蜡烛映照出忧郁的面容。 - 小婢开帘寒侧侧:丫鬟推开帘子时,冷风吹得紧紧的。 - 梅花明夜黑:窗外的梅花在黑夜中显得更加明亮。 - 雪片风边瑟瑟:雪花飘落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 - 带个雁声凄历:雁叫声带着凄凉之意。 - 孤枕愁听莲漏滴:孤独地听着时钟的滴答声,感到忧愁。 - 枕痕朝看湿:清晨起床时,枕头上的泪水已经干了。 译文:
【注释】 调笑令:词牌名,又名“醉东风”,有双调、小令二体。 人静:指夜深人静。 剩有窗前梅影:只有梅树的影儿还留在窗外。 罗帏:帐帷,这里指帐子,也指女子的卧室。 三更月残:深夜时分月亮已经残缺了。 残月:不圆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及自己孤寂的生活状态。上片起句“人静”点明时值深夜,接着“剩有窗前梅影”一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夜景,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注释】 青梅:泛指未熟的梅子。累累:众多的样子。频:频繁。憔悴:形容人因忧愁、困苦而容颜消瘦。惜:怜惜。看它:指蜜蜂和蝴蝶。鱼书:书信。怊怅:惆怅失意。 【赏析】 “青梅”两句,写梅树结了青青的梅子。这梅子是未熟的,所以诗人说“累累”,而且梅子多得很,所以说是“累累枝头”。“狂风”两句,写狂风突然袭来,把梅子吹得一个一个坠落下来,而自己却因此而憔悴。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梅子的坠落
《菩萨蛮·年来领略愁滋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下面对这首词进行逐句释义: - 诗句:多年来领略愁滋味。 译文:我多年来一直体验着深深的忧愁,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 诗句:闲愁万斛凭谁慰。 译文:我心中堆积如山的闲愁,不知道该向谁倾诉,寻求安慰。 - 诗句:分付与东风。 译文:我将这满腔的忧愁寄托给春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归田乐》中的一首词,描写了作者在渡江时的情景。 诗句解析: 1. 旗亭唱罢赓酬句:在酒馆中唱歌后,继续创作诗歌。 2. 吟到邗江烟树:吟咏到扬州(即邗江)那如烟如雾的景象。 3. 山色与波光,都写行装彩毫助:将山色和波光都写入诗文,以助于行囊的装饰。 4. 金焦两点看飞渡:从远处观看金焦山和焦山两点,仿佛它们正在飞过长江。 5. 远浦忽惊鸥鹭:在远处听到鸥鹭的声音
锦堂春,题《兰笙集》【注释】:锦堂,华丽的厅堂。又,同“有”。 【赏析】:本篇为作者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兴之作。上片写诗人与朋友们欢聚一堂,赏花饮酒,赋诗唱和,其乐融融,一派盛世景象。下片写宴后主人送行,诗人以蕉叶书赠锦字,并赋诗一首表达惜别之情。全诗语言典雅清新,情韵悠扬。 鸟报檐前晴好,人看陌上春还。娑罗花发题新句,佳景在壶天。 【注释】:娑罗,树名,又称娑罗双树。 【赏析】
【注释】: 1. 絮扑成烟:用柳絮做成的烟雾。 2. 荷小浮钱:荷花上漂浮着小钱币,这里指荷叶上水珠晶莹剔透如钱。 3. 燕归梁软语缠绵:燕子飞回来了,在梁上轻声细语地说话,声音温柔缠绵。 4. 酒醒鸳枕:酒醒了之后,躺在鸳(鸳鸯)被上。 5. 诗寄鱼笺:写在鱼形的信笺上。 6. 望山重重:看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 7. 云淡淡:天空中云彩淡淡。 8. 月娟娟:月亮明亮而皎洁。 9. 花影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