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过,红香半凋,翠阴犹小。阑干四绕。梨花地、闭门春悄。登楼乍见,杨柳依依临风袅。纵万水千山,隔断辽西道。计归期,也应早。
蓬首自怜,翳镜慵开,蛾眉谁为扫。梦醒泪暗滴,送残柝,乌啼晓。算念极,翻成恼。寄音书、新来南燕少。甚画烛银屏,不分呈双笑。问天天又老。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倒犯

夜雨过,红香半凋,翠阴犹小。阑干四绕。梨花地、闭门春悄。登楼乍见,杨柳依依临风袅。纵万水千山,隔断辽西道。

  1. 注释
  • “夜雨过”:夜晚的雨停歇了。
  • “红香半凋”:红色花朵已凋零一半。
  • “翠阴犹小”:绿色树荫仍很小。
  • “阑干四绕”:栏杆四周环绕着。
  • “梨花地”:梨花盛开的地方。
  • “闭门春悄”:关闭的门后,春天悄然无声。
  • “登楼乍见”:登上高楼才看见。
  • “杨柳依依”:柳树枝条柔美下垂。
  • “纵万水千山”:即使有万水千山的距离。
  • “隔断辽西道”:隔断去往辽西的路。
  1. 译文与赏析
  •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春夜,辛弃疾独自一人在楼上远眺,看到窗外满园春色,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诗人用”红香半凋”和”翠阴犹小”来描绘夜晚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美的意境。
  • 当辛弃疾看到杨柳依依时,他不禁想到远方的家人,尽管他们相隔万里,但他仍然希望能够早日见到他们。
  • 最后一句”纵万水千山,隔断辽西道”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期待归乡的心情。

自怜

蓬首自怜,翳镜慵开,蛾眉谁为扫。梦醒泪暗滴,送残柝,乌啼晓。算念极,翻成恼。寄音书、新来南燕少。甚画烛银屏,不分呈双笑。问天天又老。

  1. 注释
  • “蓬首自怜”:因头发蓬乱而感到自己可怜。
  • “翳镜慵开”:懒得梳妆,不愿照镜子。
  • “蛾眉谁为扫”:是谁为我修整眉毛?
  • “梦醒泪暗滴”:梦中醒来,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
  • “送残柝”:送走破败的木鱼(古代寺庙中敲木鱼以打更报时)。
  • “乌啼晓”:乌鸦啼叫迎接清晨的到来。
  • “算念极,翻成恼”:仔细想来,思念之极反而让人烦恼。
  • “寄音书”:写信向远方的人传达思念之情。
  • “新来南燕少”:最近来的信很少。
  • “甚画烛银屏,不分呈双笑”:连画烛银屏也显得冷清,没有人和我一起分享快乐。
  • “问天天又老”:时光流逝,不知天又在何时何地老去。
  1. 译文与赏析
  • 这是一首表达辛弃疾对家人怀念之情的诗歌。他的头上蓬乱不堪,懒于梳妆打扮,因为他想念远方的家人,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容颜。每当梦中醒来,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淌下来。
  • 他在思考自己的思念之深,竟然变得烦躁不安。通过书信的方式向他所怀念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最近的来信很少,这让辛弃疾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 辛弃疾还感叹时间的流逝,不知道天空何时会再次出现明亮的阳光。这反映了他对家乡、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