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如隔重城,伤心翻雨吴鸿至。寒林日落,衰兰春谢,山河凄异。史稿沧桑,词名湖海,并时谁嗣。叹长安残劫,危枰未了,胡不忍,须臾俟。
早悟浮云身世。恋京尘、欲归无计。花阴醉盏,药烟病榻,看君憔悴。古调消沈,当歌万感,抚琴孤涕。更伤高愁眼,斜阳处处,是消春地。

【注释】

招魂如隔重城:招魂,指招魂葬,为安葬死者而举行的仪式。重城,比喻墓地,坟墓。伤心翻雨吴鸿至:形容天气阴沉,阴云密布,好像有吴地的鸿雁飞过。吴鸿,即吴地之雁,这里指代北方。日落,指太阳下山。衰兰春谢:指春天兰花凋零。山河凄异:山河,指国土、国家,这里暗指宋朝。史稿沧桑:史稿,史书;沧桑,世事变迁。词名湖海,并时谁嗣:词,指诗词;湖海,泛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并时谁嗣,与同时代谁是继承者?长安残劫:京城遭受战乱后留下的痕迹。危枰未了:棋盘上还留有胜负没有分出。胡不忍,指胡虏(指金国)不忍心。须臾俟:片刻等待。早悟浮云身世:早,早先,早先就。浮云,喻世事变化无常。身世,指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京尘,指京城尘土,指朝廷官场。欲归无计:想回家又无法实现,指仕途失意。花阴醉盏,药烟病榻:形容病弱之身在病榻上饮宴。看君憔悴:你(我)看那(我)人消瘦的样子。古调消沈:古调,即古人的乐调;消沈,衰落。当歌万感,抚琴孤涕:指面对乐声却感慨万千,抚琴却泪流满面。更伤高愁眼,斜阳处处,是消春地:更,更加;伤,悲伤;高,远大;愁眼,忧愁的眼睛;斜阳,夕阳西下。消春地,春天消逝的地方。

【译文】

招魂葬像隔着一层城墙一样,伤心地看见北风把吴地的鸿雁吹来。寒林中日落时分,花儿凋萎春天离去,国土遭逢变故,心情凄怆。我写史书评说世事变迁,我的词作流传于江湖之中,当时谁能继承我的事业呢?感叹长安遭受战乱破坏后留下的残迹,棋局还没有分出胜负,胡虏(金军)怎么能忍受得了呢?早先就领悟世事变幻无常,眷恋着京城的红尘世俗,想要归去却不能如愿以偿。在花下饮酒时沉醉不已,病榻上服药时烟雾弥漫,看你那憔悴的样子。古调的乐音使人感到惆怅沉郁,面对乐曲却感慨万千,抚琴弹奏却泪流满面。更加悲伤的是看到高瞻远瞩的人愁容满面,夕阳斜照的地方,正是春光逝去的地方。

【赏析】

《水龙吟·挽孟劬》这首词,是作者晚年之作。全词借悼惜友人孟劬之死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愤懑。

上片起首四句写景抒情,渲染气氛。“招魂”两句,写送葬途中所见景象:日落时分,寒林凋零,枯草萧瑟;暮色苍茫之时,又有飞雁横过天际。此情此景,令人黯然神伤。“寒林日落”四句,既是眼前实景,又是对友人生前生活境遇的形象描绘。作者通过这一描写,表现自己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之情。

下片写悼友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早悟”三句,写自己对世事变迁的认识和感受,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早悟”二字,表明了作者对生死轮回、世事无常的认识和态度。“恋京尘”五句,回忆了友人生前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惋惜之情。“古调消沈”四句,是对友人一生遭遇的概括和总结。“更伤”三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哀叹和同情。最后二句,以景衬情,将哀悼之情推向高潮。“斜阳处处”二句,既点明季节是秋天,又暗含对友人不幸结局的惋惜之情;“是消春地”,既表明友人已不在世上,又暗示他生前志向未能实现,壮志未酬。整首词语言沉痛悲凉,感情真挚感人。

本词是一首悼亡抒怀之作。作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一位年高德重的友人孟劬。全词由吊唁转入议论,从个人身世写到社会现实,层层深入,层层铺开;感情由哀伤转为激昂,直至慷慨悲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