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雁烟江,几行残柳斜阳坠。絮花狼藉掩雕阑,千感筝心敛未。引危弦、回潮又起。楼台如梦,冷约闲鸥,商量身世。
还忍伶俜,梦回虚盼归舟字。散场欢笑水东西,多少牵愁地。断稿沧州漫理。睇红桑、迷茫海气。斗槎回后,待讯钟山,年时荒翠。
烛影摇红 · 为蔚题《题楼台梦影图》
啼雁烟江,几行残柳斜阳坠。絮花狼藉掩雕阑,千感筝心敛未。引危弦、回潮又起。楼台如梦,冷约闲鸥,商量身世。
还忍伶俜,梦回虚盼归舟字。散场欢笑水东西,多少牵愁地。断稿沧州漫理。睇红桑、迷茫海气。斗槎回后,待讯钟山,年时荒翠。
【注释】
①“烛影摇红”:此调名,又名“烛花摇”、“暖春》、《半死桐慢》,有六十三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上片第五句末和下片第四句尾为孤雁出群格。双调,平韵。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对一幅图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态、名利等看法,以及自己的感慨情怀。
②啼雁:指大雁南飞,这里泛指思乡之情。
③烟江:指烟波浩渺的江面。
④残柳:指垂杨柳,这里借指自己已逝的青春。
⑤雕阑:精美的栏杆。
⑥筝心:弹筝时的心境。
⑦引危弦:弹奏琴曲《广陵散》。
⑧楼台:此处借指人世的荣华富贵。
⑨冷约:指冷淡、疏远之意。
⑩商量:商讨。
⑪伶俜:孤独无依。
⑫虚盼:空想。
⑬水东西:喻指世事变迁不定。
⑭断稿:停止写作。
⑮沧州:指地名。这里代指作者的故乡或家乡。
⑯看红桑、迷茫海气:眺望远方,只见红桑摇曳,海上雾霭迷蒙。
⑰斗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星宿名。此处借指天上之星。
⑱待讯钟山:等待朝廷消息。
⑲荒翠:荒芜凋敝之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对一幅图画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世态、名利等看法,以及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感悟。
上半阙以“啼雁烟江,几行残柳斜阳坠”开篇,描绘出一幅凄美的秋日景色。啼雁南飞,烟波浩渺的江面,几行垂杨柳枝斜倚在夕阳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落寞。接着,词人用“絮花狼藉掩雕阑,千感筝心敛未”来描绘这幅画面中的人物——一位弹奏筝的女子,她的心情复杂而矛盾,既留恋过往时光,又无法抑制内心的伤感。
下半阙以“还忍伶俜,梦回虚盼归舟字”展开,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还忍受着孤独无依的痛苦,梦中都渴望着能够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变化让她感到失望和无奈,她只能将这份情感深深地隐藏在心中。
最后两句“散场欢笑水东西,多少牵愁地”则揭示了整个词的主题——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人生中总会有一些快乐的时刻,但更多的却是离别和痛苦。这些欢乐和忧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生丰富多彩的画卷。同时,这也反映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名利得失的淡然。
全词通过对一幅图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世态、名利等看法,以及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感悟。它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