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惯闻流怨。几时宫体,不拟齐纨。小摺泥金,怀袖又总凄然。试临风、艳歌抒感,如揽结、群幅留仙。宛相怜。叠纹绫被,收泪银笺。
尊前。为他重省,江南旧事,叶格流连。半额蜂黄,惹香谁见靠腮边。记却立、断肠阑曲,嗟面隔、不当屏山。卷舒便。无凭凉热,直恁情牵。
【注释】:
折扇、六禾(《诗经·小雅·甫田》篇名)、宫体、齐纨(《西京杂记》载,汉武帝时,宫中有女子作“飞燕侍儿”之饰,色如霜雪,眉目娟丽,体态轻盈,号曰“飞燕”,又称为“飞燕侍儿”。后因称美女为宫体。)、泥金(古制,用黄泥和金屑制成,以画扇或书册等,谓之泥金纸。)、怀袖(喻指怀抱、衣袖),艳歌(艳丽的歌辞),结(同“襟”,衣襟), 群幅(同“裙”,裙子),宛相怜(宛:同”原”,仿佛;相怜:相互怜悯。)、折纹绫被(折叠纹样的绫罗被子),泪银笺(用银粉涂染的绢素)。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闺怨的作品,写一位女子对远行之人的怀念之情和思念之情。全词情感真挚,细腻入微,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上片起句写女子对扇子的珍惜。“玉蝴蝶”为唐教坊曲名,又名“三更”、“明月”、“秋思”等。《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中收有《玉蝴蝶》曲调。《古今注》云:“《玉蝴蝶》曲,本笛中之曲也。”《花间集》卷四引《古今诗话》:“李德裕镇浙东,有歌妓柳氏善歌舞。每闻其歌,则流涎溢舌。德裕知其意,即令度此曲。”可见,此词所写当为一位歌女在宴席上的情事。“折扇”二句,承上启下,点明主题,即女子手持折扇的形象。
“尊前”三句,写女子在酒宴中回忆起往事。“为他重省江南旧事”,“为他”犹言“为了他”,即“为了他的重游故地”。《诗经·小雅·甫田》:“我行四方,以是我归。”毛传:“四方,四方上下也,谓天下也。”“旧事”“江南”均指其故乡之事,表明她此次出游是为了重游故地。“叶格流连”一句,写女子在江南重游故地的情景。“半额蜂黄”两句,写她在游玩过程中所见所感。“半额蜂黄”比喻女子的鬓发。此言女子看到男子的鬓发,便想起自己鬓发的颜色。“谁见靠腮边”一句,写女子凭栏远望,看到男子远去的背影,不禁心生愁绪。
下片起首二句,承上启下,写女子在酒宴中的思念之情。“记却立”三句,写女子在酒宴中听到男子的琵琶声时的感慨。“断肠阑曲”,指《雨霖铃》。此曲是汉末桓典所作,后成为唐教坊曲。宋人周邦彦填此曲,题名为《兰陵王》,其词云:“风回处,聚绕空梁尘暗絮。”清人陈维崧填此曲,题为《解语花》,其词云:“杨柳飘零乱如絮。”此言女子听到琵琶声,便想到了与丈夫别离的情景。“嗟面隔”三句,写女子在离别时的痛苦心情。“不当屏山”句,写她无法面对丈夫离去的事实。“卷舒便”三句,写女子在丈夫离开后的孤独生活。“无凭凉热”三句,意思是说,无论丈夫是否归来,她都将一直忍受着内心的痛苦。
整首词情感真挚,细腻入微,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