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澒洞,向谁何、乞个文章利市。蓦见紫微新雪霁,吹送下黄麻纸。鹄立千官,鸾趋三殿,知是天颜喜。恩波分及,网罗多少寒士。
南望瓯越家山,亭依戏采,春满珊瑚蕊。莫道埋头人未遇,可废三冬书史。宝剑磨光,弦琴学谱,何处无知己。吾犹拙宦,老亲须鬓苍矣。
壶中天庚子元日雪霁,闻诏开万寿恩科,赋寄经敷弟
风尘澒洞,向谁何、乞个文章利市。蓦见紫微新雪霁,吹送下黄麻纸。鹄立千官,鸾趋三殿,知是天颜喜。恩波分及,网罗多少寒士。
南望瓯越家山,亭依戏采,春满珊瑚蕊。莫道埋头人未遇,可废三冬书史。宝剑磨光,弦琴学谱,何处无知己。吾犹拙宦,老亲须鬓苍矣。
译文:
风尘滚滚,我向谁寻求一篇文章的利市?忽然看到紫微宫新雪霁,送来了黄麻纸。鹤立鸡群的官员在千官之中,皇帝在三殿之上,知道他很高兴。恩泽像波浪一样分及到每一个寒门学子。
向南望着瓯越家的山,亭边采摘珊瑚花,春天满地都是。不要认为埋头苦读的人没有遇到机会,可以放弃三年的书和史册。磨刀霍霍准备行侠仗义,弹奏弦琴学习曲谱,哪里没有知心的朋友呢?我还在官场上努力做官,年迈的父母头发都白了。
赏析:
此词为作者于元日(正月初一)所作。“庚子”指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元日”,即元旦,古人于正月初一日庆祝新年,有迎神祭祖、拜年祝寿、赏花观灯等习俗。词中“元日”、“雪霁”点明时当春节,“闻诏开万寿恩科”,“恩科”为科举考试之一种,因皇帝特降诏书,故称。词人应诏应试,遂作此词寄给弟弟经敷。上片起首两句点明题旨:国家风平浪静,而自己却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后四句写词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和自己的志向。“紫微”,指皇宫。“新雪霁”,即新年之后。“黄麻”,喻诏书。“黄麻纸”即诏书,用来形容其内容重大。“鹄立千官,鸾趋三殿”,形容朝廷大臣众多,皇上亲临三殿视朝。“恩波”,指皇帝对自己的恩泽。“寒士”,指贫寒读书人。这几句写词人的感激之情,他感谢皇帝对他个人的关怀,也感激国家对他的重用。然而,词人心中并不满足,他希望国家能够广招人才。
过片处“南望瓯越大家山”,写词人想到家乡,那里有美丽的山水,也有亲人。“亭依戏采”,写词人在山中游玩的情景。“珊瑚蕊”,借代美人,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这两句是词人对自己妻子的怜爱之情的表现。“莫道埋头人未遇”,意思是说,不要认为埋头苦干的人没有遇到机会。“可废三冬书史”意思是说,可以放弃一年的读书和学习的时间来为国家效力。“宝剑磨光,弦琴学谱”意思是说,要用磨光的宝剑来杀敌,要用学习过的琴谱来弹琴。“何处无知己”,意思是说,哪里有知己啊!“吾犹拙宦”,意思是说我还在为官。这两句是词人对于自己仕途的无奈。
最后“老亲须鬓苍矣”一句是词人对于父母的思念之情的表现。“吾犹拙宦,老亲须鬓苍矣”,意即我还在为官,父母已经老了。这两句是词人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感慨,也是对于自己人生态度的表述。
此词通过描写国家太平、皇帝赐恩、游山玩水以及思乡之情,表达了词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