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重蟾寒,风高雁只,静夜犹眷孤芳。一枝花瘦,难舍是秋光。偷觑嫦娥宝镜,怜青女、同照飞霜。江乡里,提鸥挈鹭,晚棹歇渔榔。
愁长。千万户,敲残砧杵,梦在辽阳。忽胡筑亘动,走马仓皇。惹起冷蛩声诉,灯剔处、无限凄凉。相思苦,天涯焰火,何地奏霓裳。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
疏花在门:疏落的梅花开在了门外。
明月满地,秋声飒然:月光洒满了大地,秋风萧瑟。
迸集:聚集。
因赋此解:于是写下这阕词作解释。
露重蟾寒,风高雁只,静夜犹眷孤芳:天刚蒙蒙亮,露水还很重,月亮也还很冷清,大雁都飞向远方,夜晚却还眷恋着那独自开放的花朵。
一枝花瘦,难舍是秋光。偷觑嫦娥宝镜,怜青女、同照飞霜:一枝花虽然瘦小,但是它还是舍不得秋天的美好。它偷偷地看着天上的嫦娥宝镜,怜悯天上的玉女,她和月亮一起照耀着飞霜。
江乡里,提鸥挈鹭,晚棹歇渔榔:在长江边上,提起鸥鸟,拎着野鸭,傍晚时划船停泊捕鱼的人已经休息了。
愁长。千万户,敲残砧杵,梦在辽阳:我的愁绪很长,千万户人家都在敲着打杵的声音,而我只能梦中回到辽阳(作者的故乡)。
忽胡筑亘动,走马仓皇:突然听到胡人筑城的声音,骑马的人都很慌促不安。
冷蛩声诉:冷风中蟋蟀的叫声。
灯剔处、无限凄凉:在灯下,我看到了无数的凄凉景象。
相思苦,天涯焰火,何地奏霓裳:深深的思念啊,就像天涯的烟火一样美丽,但是又有哪里能够演奏出《霓裳羽衣》这样的乐曲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并寓情于景之中。起首三句写庭院中的景色。“疏花”二句承首句而来,言庭院中有盛开的梅花,但月色很暗,只有月光洒满大地,秋风萧瑟,吹得树枝上的叶子飘落。接着写院内的梅花,“一枝花瘦”四字写出了梅花的瘦弱,但梅花仍然傲立于庭院中,不与众花为伍。“偷觑”句点明自己是在偷看明月之下的梅花。“江乡”二句写院外江边的情景。“江乡”两句化用了杜甫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思是说江边的渔船都已收帆停泊,只有自己还在江边垂钓。“愁长”二句承前句而来,言自己的愁绪很长,因为看到江边的渔人已收帆停船,而自己在辽阳的故乡却不能回去,只能寄情于明月,寄情于江边。“忽胡筑”两句化用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意思是说忽然听到胡人的筑台声,使人心神不宁,而自己却只能在马背上仓皇逃跑。“冷蛩”二句承前两句而来,言自己独坐在书房中,听着外面蟋蟀的声音,看着桌上的蜡烛已经燃尽了。这四句写自己独坐书房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下片写思乡之愁。“愁长”二句承前句而来,言自己的愁绪很长,千万户人家都在敲着打杵的声音,而我只能够在梦中回到辽阳。“忽胡筑”二句承前句而来,言忽然听到胡人的筑台声,令人心神不宁。“冷”字点出了外面的寒冷天气,“走马”二字则表明了自己的匆忙。“冷”与“走马”二事相映衬,更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惹起”二句承前一句而来,言“冷”与“走马”的事情引起了我心中的无限凄凉。“灯剔”二句承接前二句而来,言我在灯下看到了许多凄凉的景象:灯烛被吹灭了,只剩下一些残烬;而我所看到的却是无尽的悲哀。“相思苦”三字点出了词的主题,言自己的相思之苦难以忍受。“天涯”二句承前两句而来,言自己的相思之苦像天涯的烟火一样美丽,但是却没有地方可以演奏出《霓裳羽衣》这样的乐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这首词通过写自己独坐书房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心中的所思所感,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全词语言优美含蓄,富有诗意,读来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