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讴副墨。圣圣衔陈迹。读尽阴符开口说。两戒河山都别。
南冥地陷云昏。齐州一发如痕。惭愧夷门老矣,蒯缑何处酬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意境,然后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的意象。“于讴副墨”一句中,“于讴”指《诗经》中的《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包括“十五国风”160篇,“二雅”31篇,共305篇,所以称为《诗经》,是古代汉族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副墨”,即副墨客,指《诗经》中的《风》、《雅》。“圣圣衔陈迹”句,“圣圣”,圣人,这里指《诗经》作者;“衔”,指记在书上;“陈迹”,古旧的东西。“读尽阴符开口说”一句中,“阴符”,指《道德经》;“阴符”又作《阴符经》,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老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战国时老聃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言》《五千文》,系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两戒河山都别”,两句的意思是:诵读完了《道德经》的开篇之语,也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的忧虑。“南冥地陷云昏”句中,这两句是说:南方的大海突然陷落,云雾昏暗,齐国就像被劈开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惭愧夷门老矣”句中,“夷门”是春秋时期卫国西门名,因商鞅变法后卫君出逃到秦国受到欢迎,后人以“夷门”代称秦国;“蒯缑”,指用草编织成的箭袋,古人常把弓挂在身上,所以有“佩韦弦而佩韦弦”的说法,后来泛指佩着弓箭之类的东西。“蒯缑何处酬恩”句中,“酬恩”,报答恩情,此处指报效祖国。“齐州一发如痕”这句是说:齐国就像是被劈成两半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答案】

清平乐·重效沈体

于讴副墨,圣圣衔陈迹。读尽阴符开口说,两戒河山都别。

南冥地陷云昏,齐州一发如痕。惭愧夷门老矣,蒯缑何处酬恩。

赏析:

此词咏《诗经》与兵事。上片写诵《诗经》而忧天下。下片写兵事,感叹岁月蹉跎而壮志难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