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茗碗。小坐摊书烧烛短。秋老无声。树影清癯月转明。
啼蛩几许。絮语床头和弱女。独拥寒衾。倦影难支夜气侵。
【注释】:
①减字:词牌名。木兰花:词调名。
②炉烟:指熏炉中冒出的烟气。
③茗碗:茶碗。
④摊书:摆弄书籍。
⑤烛短:蜡烛燃得不长了,光线昏暗。
⑥秋老:秋天已经过去。
⑦清癯(qú):清瘦而瘦弱。
⑧啼蛩(qiū gōng)几许:蟋蟀叫唤声有几声。
⑨絮语:像蚕丝一样细的声音,这里指女伴的私语声。
⑩寒衾:寒冷的被单。
⑪倦影:形容人疲惫的身影。
⑫夜气侵:夜晚的清凉气息袭来。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深宅大院中独自读书、休息的情景。全词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寥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炉烟茗碗。小坐摊书烧烛短”,描述了作者在冬夜中坐在熏炉旁,手持茶杯,静静地摊开书籍,点燃蜡烛的场景。这里的“炉烟”、“茗碗”和“摊书”等元素,营造了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同时,“烧烛短”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寂静和深沉。
第二句“秋老无声。树影清癯月转明”,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秋老”指的是秋天已经过去,而“树影清癯”则形容树木的影子显得清瘦而瘦弱,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月转明”则意味着月亮逐渐明亮了起来,与前一句的“无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静谧而神秘。
第三句“啼蛩几许。絮语床头和弱女”,描写了蟋蟀的叫声和女伴的私语声。“啼蛩”是指蟋蟀的呜叫声,而“絮语”则形容女伴的话语轻柔而细腻。这里的“和弱女”可能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
第四句“独拥寒衾。倦影难支夜气侵”,则是对作者个人状态的描写。“独拥寒衾”形容作者独自一人躺在床上,而“倦影难支”则表示他的疲惫不堪,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夜气侵”则形容夜晚的凉意袭来,使作者感到更加寒冷和孤独。
这首词通过描写深宅大院中的孤独场景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慨。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