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如忘伏日高,藤床一枕暑能逃。起呼童子候茶涛。
书有蠹巢思曝卷,笺遣蝇墨阻挥毫。编来团扇鹤遗毛。
【注释】
消夏:消除暑热。藤床:用藤皮编成的床。茶涛:指喝茶时发出的波涛声,形容茶香。蠹巢:书蛀虫蛀坏的巢穴。曝卷:打开书籍晾晒。笺遣蝇墨阻挥毫:用苍蝇和墨汁阻挡书写、绘画。团扇:团扇形如团扇,古代妇女常用以扇风凉。
【赏析】
此词写夏日园居生活的乐趣,抒发闲适之情。上片先写在园中消夏之乐,下片再写因炎热而感到的烦恼。全词语言明白浅白,自然真切,富有真情实感。
消夏如忘伏日高,藤床一枕暑能逃。起呼童子候茶涛。
书有蠹巢思曝卷,笺遣蝇墨阻挥毫。编来团扇鹤遗毛。
【注释】
消夏:消除暑热。藤床:用藤皮编成的床。茶涛:指喝茶时发出的波涛声,形容茶香。蠹巢:书蛀虫蛀坏的巢穴。曝卷:打开书籍晾晒。笺遣蝇墨阻挥毫:用苍蝇和墨汁阻挡书写、绘画。团扇:团扇形如团扇,古代妇女常用以扇风凉。
【赏析】
此词写夏日园居生活的乐趣,抒发闲适之情。上片先写在园中消夏之乐,下片再写因炎热而感到的烦恼。全词语言明白浅白,自然真切,富有真情实感。
【解析】 此为宋词中较为罕见的咏物词。作者以“春情”为题,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画:清晨,晓雾笼罩,蒙蒙细雨如丝。侍女扶起困倦的头,惊飞的鹦鹉把花钿打掉,百尺游丝在空中轻轻荡动,空悬在梨花上难以舒展,唤起朝朝暮暮枕边语,恨多情的人如此多愁善感。全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答案】 译文: 春天到了黄昏时,晨雾笼罩着整个大地。 我仿佛看到丝丝春雨从空中飘洒下来。 侍女把我摇醒,扶住我的头部,我睡眼模糊。
【诗句】: 古银槎歌赠荔裳 长安伏日赤如火,曲槛虚亭门不锁。 宋公召我园林游,河朔冰盘浸瓜果。 山雨忽收宾客至,出示酒鎗异恒制。 枯槎怪石坐神仙,周彝汉卣应无二。 元季巧匠朱碧山,市隐皋桥称绝艺。 倪黄山水吴兴书,几与古人争位置。 群贤惊诧手摩挲,神刀鬼斧曾琢磨。 西邮好贮葡萄酒,南海空矜鹦鹉螺。 至正年间遭杀僇,野火烧天烟万斛。 内府珍裘裂雉头,旧家宝瑟焚蛇腹。 独此古物在人间,感慨乾坤同转毂
宿州 城破空濠在,郊寒木叶稀。 数家非土著,一雁向云飞。 晓月疏杨柳,清风老蕨薇。 年来新战鬼,污血几时归? 译文 曾经的宿州城墙已经破败,濠河中只有一片荒芜的景象。郊外的树木因寒冷而显得稀疏。这里居住的几家人家并不是本地人,他们像一队孤雁一样向南飞翔。清晨的月光下,稀疏的杨柳随风摇曳;微风中传来了老蕨和蕨薇的清香。这些年里,这里又成了战场,战火纷飞,无数士兵倒下,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注释】 邺城:指东汉末年魏王曹彰的官署。清漳浊漳:二水名,均发源于山西省,一北流,一南流,至邺城汇合。城外:邺城东郊。愁云:浓重的云雾。大如盖:形容云雾之浓。 高台:指邺城中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峨峨:高大的样子。生暗尘:生出灰尘。天籁:指风声。 君不见:是说“你难道没看见”。玳瑁楼前:即建安元年(196)曹丕所建之铜雀台。珠箔垂:装饰华丽。垂:悬挂。 南皮:古县名,在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一带
【注释】 沧海:指黄河,此处泛指中原地区。 昼惊:白天惊慌,形容战事紧急。 逆渠:指抗敌的军队。 屠戮:杀戮。 君不见:你难道不知道吗? 严装夜走:全副武装连夜逃走。严装,全副武装。沂山脚,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胶州,今属山东省。金钱恣充橐,恣,放纵。橐,口袋。胶州是当时金朝的藩地。 回鞭立破睢宁城,浮桥径渡宿迁郭:回马一枪即攻破了睢宁城和宿迁城,渡过了浮桥。睢宁和宿迁都是当时的金国领土上的城市。
【注】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季天中因病去世的哀悼。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了深刻的情感。 撄鳞奏草动宸居,海内争传痛哭书:季天中因生病而未能参加朝廷的朝会,他向皇帝报告了病情,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怜悯和救治。他的奏折被送到宫中,引起了朝臣们的广泛关注,大家都在讨论他的病情。 羝乳竟虚头白后,葵丹空照汗青馀:季天中因病卧床不起,他的头上长满了白发,但疾病却一直没有治愈。他的家人和朋友都非常担忧
韩圣秋过访奉柬兼怀束云雏刘润生 注释: 客过门犹静,堂空语自深。——客人来访时门还是静静的,我独自在空荡荡的厅堂中交谈。 故人同雨雪,奇士独山林。——老朋友与我一起经历了雨雪交加的日子,而才华横溢的人士则独自隐居山林。 树没秦州远,天低少华阴。——树木已经消失于遥远的秦州,天空似乎比少华山更低。 好音何日慰,忆尔对床吟。——不知何日才能听到好消息,怀念着你和我一起吟诵诗词的时光。 赏析:
【诗句释义】 翡翠:指翡翠鸟,古代女子常用其羽毛装饰。妆残:化妆的痕迹已消尽。 鸭炉香缕:指用鸭形的香炉熏染相思之情。熨:使物柔软、平顺。 念珠:佛教念佛时所用的珠子。红蕉子:红色的香蕉,一种水果。银甲:形容白藕,因为藕色白如银。 绮阁:华丽的闺阁。三妇艳:三位美丽的妇人。锦衾:织有各种色彩花纹的被子,这里指绣着各种图案的锦缎被褥。 伤心旧约金尊散:因伤感而喝下金樽中的酒(金樽指酒杯)。旧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第一句“绿暗池塘春事稀”,描绘了春天到来后,池塘中的绿色逐渐减少,春天的事情也变得稀少。这里的“春事”是指春天的各种活动和景象,而“绿暗”则是形容这些景象已经逐渐消失,只剩下一片宁静和寂寥。第二句“酴醾染紫木香肥”,则是对春天中的一种特定植物——酴醾进行描写。酴醾是一种常绿小灌木
【诗句释义】 1.何须故老话兴亡:何须,无需;故老,指过去的人,这里指历史的老人;话兴亡,谈论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2.兵后繁华事渺茫:兵乱之后,一切都变得荒芜,繁华之事已经消失不见。 3.邗水曲流通汝汉:邗水,古代一条河流的名称;汝汉,汝河。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条运河将汝、淮二水连接在一起。 4.芜城衰草恨齐梁:芜城,即今江苏省高邮市一带,曾是南朝陈的都城;齐梁,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这句话的意思是
【注释】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多写春景、秋色、闺情等。又名《浣沙溪》、《玉楼春》、《渔家傲》等。 远接青冥近画阑,鸥飞渺渺不知还。陵高弥觉碧波宽。 青冥:青色的天空。画阑:绘有彩画的栏杆。渺渺:形容天空无边无际。知:知道。还:归来。陵:山陵。弥:更加。觉:觉得。 玉宇新雨后,翠岚融冶夕阳间。果然人世有清安。 玉宇:美称皇宫或寺院。融冶:熔化融合。夕阳间:夕阳之中。果然
浣溪沙·过吴淞口 小艇依然系水门,门前落叶正纷纷。饥鸦病雀不能言。 衰柳镇怜今日影,寒潮苦觅旧时痕。静中摇动寂中喧。 注释: 1. 小艇依然系水门:小艇仍然像以前一样系在水门上。2. 门前落叶正纷纷:门前的树上落满了树叶。3. 饥鸦病雀不能言:饿坏了的乌鸦和生病的麻雀无法说话。4. 衰柳镇怜今日影:凋零的柳树可怜现在的影子。5. 寒潮苦觅旧时痕:寒潮努力寻找过去的踪迹。6. 静中摇动寂中喧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注释: - 颜斶(yán chù):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颜斶,他曾直言批评齐宣王,说他不如原野上的一个卖饭的汉子。 - 齐王:指战国时期的齐国国王,此处泛指统治阶级。 - 多年矛盾廓无边:表示多年来的矛盾纷争没有尽头,无法解决。 - 而今一扫纪新元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 "长夜":指漫长的黑夜,象征黑暗和混乱的时代。 - "赤县天":指中国,古代用“赤县”指代中国的广阔地域。 - "魔怪":指邪恶的力量。 - "舞翩跹":形容舞动的姿态优美而轻盈。 2. 人民五亿不团圆。 - "人民":泛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 "五亿":中国人口数量的统计单位,约是5亿多。 - "不团圆":指人民未能团聚在一起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水绕空江叶绕枝。竹郎桥畔豆娘祠。佳人邂逅最堪思。 烛近只将遮幔子,风前长自敛衫儿。梨花初落酒阑时。 注释解释: - 空江:指空荡的江流,形容江水的空旷。 - 竹郎桥畔:指的是在桥边的一个场景或地方。 - 豆娘祠:可能是指一个祭祀植物如豆娘的地方,豆娘是一种昆虫。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 - 邂逅:偶然遇见,不期而遇。 - 遮幔子:可能是遮挡阳光或风雨的布幕。 - 敛衫儿
【注释】 1. 丛鬓:指头发。轻笼象格纱:像象牙梳一样梳理着的薄纱,轻披在头上。2. 曲尘巾皱翳朝霞:指早晨的朝霞映衬下,脸上泛起红晕。3. 簪管枉铰银盖叶:枉,白白;铰,开。用金银丝编织的发饰,被打开后,没有用什么东西固定它。4. 绣床空钉白团花:绣床,指绣着花纹的床。5. 游丝飞絮近天涯:指游人如织,飞絮满天。6.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软红江波鸭子清:这里的“软红”指的是江水的颜色,而“鸭子清”则形容江水中鸭子游动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日迟游女遍江城:这里的“日迟”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间较晚,而“游女遍江城”则形容在夕阳下,许多女子在江边游玩的情景,给人一种闲适愉悦的感觉。 红桥度烛缓相迎:这里的“红桥”指的是一座红色的桥梁
下面是对《浣溪沙·其四》诗句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娇女新妆村艳浓,四枝鬟插石榴红。出门还怕隔溪风,石镜暗飞山后鹊,荻屏销画水边荭。西施台馆碧波中。 2. 译文注释:娇美的新妆使得村落更加艳丽浓厚。四颗发髻上插着石榴花,鲜艳夺目。出门时担心隔着溪流的风会吹散她的装饰。在石镜中隐约看到山后的喜鹊在飞翔,荻草制成的屏风上画着水边的荭草。西施的美丽如碧波中的台馆一般。 3.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南园:在京城的东南。②孔雀:指花木繁茂,遮天蔽日。③重花:即“叠叶”,指枝叶重叠。④珥底:耳坠。⑤贝子:古代的一种首饰。⑥行行:走走停停。 译文: 满园都是翠绿的树叶,树上有一只孔雀正栖息着,枝叶重叠遮住了飞鸟的翅膀,小姑独自出来采撷蔷薇的花。 那耳坠上的珍珠,只刺痛了她的脸,她戴的贝壳项链,也怕磨坏了衣服。 走走停停,独自寻思着心事。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碧玉蒲芽短短针。 雀罗波底刺当心。 拔蒲归去水淫淫。 楫染绿苔疑掩袖,幔漂红露似湔襟。 晚风吹转北塘深。 译文: 碧玉般的嫩芽细细如针一般,雀罗般美丽的花朵开在水面上。 拨开荷叶时水珠四溅,像是被花刺扎了似的。 回家后手洗着蒲叶,水波荡漾。 船儿划过,绿色的水草像袖子一样飘动,红色的花瓣像洗过的衣襟。 傍晚的微风吹拂而过,北塘的水更加清澈
【注释】 谢客:辞谢宾客。微躯:身体,指自身。 病余:因病而瘦弱。觉减酒狂豪:觉得喝酒的豪气减少了。 花间行碍:在花丛中行走感到不方便。 蔓牵黄荔子:藤蔓牵引着黄色的荔枝子。 垂垂架挂紫蒲萄:紫藤萝缠绕于架子上。 晓盛芳露和兰膏:早晨沾满芳香的露水,和兰花香气混合在一起。 【赏析】 “谢客微躯不愿劳,病余觉减酒豪。”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想清静闲居,不问世事
【注释】: 1. 夜阑香汗罗衫薄,凉生枕簟人儿觉——夜深了,香气四溢的汗水已经让罗衫变得轻薄了,清凉的气息使得人儿从睡眠中醒来。 2. 欲去且迟迟,流连三伏时——想要离开却又迟疑不定,因为现在正值炎热的三伏天。 3. 妾家何处住,白庙西原路——我家住在哪里呢?就在白庙西边的原野上。 4. 乡漫说温柔,此乡应可游——家乡总是被描述为温柔美好,而这里应该是可以尽情游玩的地方。 【赏析】:
【解析】 本诗的首句写景,点出“村墅”的环境。第二句写景,写“同云”遮蔽,“霜威肃”,突出了天气的变化。第三、第四句写人,写出了人的心境和行为。第五句写意,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的看法。第六句写意,写出了作者的志向。最后两句用典,表达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答案】 第一句:帷幔卷起,如同天上的彩云一样,平皋上树木挺拔,霜威肃杀。 译文:帷幕展开,犹如天外彩云。平原广袤,木叶萧瑟,霜气凛冽。 注释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桃花”、“百和令”。双调,四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忆梦:怀念梦中的情景。 ③絮:柳絮,轻盈飘飞的物体。 ④相见:分别之后,不能见面。 ⑤寻处:寻找的地方。 ⑥但愿:希望。 ⑦一世:一生。 ⑧郎:对男子的美称。 ⑨住:居住。 【赏析】 《卜算子·忆梦》是南宋词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了男女相思之情,通过梦境来表现。全词情感细腻婉转
诗句释义: - 荔子红绫窄称身:荔枝果实(荔子)被红色绫罗包裹,穿着非常合身。 - 轻笼淡墨舞衫新:淡色的墨水轻拂在衣衫上,仿佛是新衣一般。 - 回眸检点著芳尘:回首一顾,发现四周飘散着花瓣般的落英。 - 黄雀夜飞归玉辇:夜晚时分,黄雀飞回装饰华丽、如玉石般的车子(辇)。 - 紫骝日暖闹朱轮: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骏马奔跑时车轮滚动声响亮。 - 青楼梳掠惹游人:在华丽的青楼中,人们梳理头发,梳妆打扮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诗句解读:此句描绘少女初离凉枕,印红潮,形容其娇慵之态。自然香腻洗难消,描绘其散发的香气难以消除,暗示其清新脱俗。 - 译文: 八尺长的丝绸如同龙一般柔软光滑,初离凉爽的枕头,留下的痕迹仿佛是红色的小山丘。自然的香气浓郁且持久,无法完全消除。 - 关键词注释: 1. 八尺:此处指丝绸的长度,象征着珍贵和华丽。 2. 龙:在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