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浓画阁下帘钩,人在青楼,书在红楼。谁将芳草字忘忧。花已含愁,酒更添愁。
凄凉无绪擘箜篌,病似残秋,梦断残秋。萧郎离恨托词头。写怨梁州,入破甘州。
《一剪梅·理绣》是清朝吴绮的作品,原文为“春浓画阁下帘钩,人在青楼,书在红楼。谁将芳草字忘忧。花已含愁,酒更添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春浓画阁下帘钩:描绘了春天里,室内装饰的精致与繁华。
人在青楼:暗示着主人公身在华丽的青楼之中。
书在红楼:指书房设在红色的楼房之内,可能象征着学问或学问的氛围。
谁将芳草字忘忧: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忧愁和遗忘,即忘记了用花草的名字来寄托愁绪。
花已含愁:花朵本身已经带有忧愁之意,可能是比喻某种美好却带忧伤的事物。
酒更添愁:饮酒可能加重了心中的忧愁,反映了饮酒带来的负面影响。
凄凉无绪擘箜篌:形容心情凄凉,没有心情弹奏箜篌,意味着音乐也未能缓解内心的苦闷。
病似残秋:形容身体如同秋天一样病态,暗示着健康状况不佳。
梦断残秋:梦被打断,如同秋天一般结束,可能表示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残酷。
萧郎离恨托词头:萧郎指的是前一段感情中的情人,离恨则是指离别后的相思之苦,托词头可能是指用诗词来表达这种离愁别绪。
写怨梁州:创作了一首抒发怨恨的诗歌,梁州在这里可能是诗歌的一个部分,用来表达哀怨之情。
入破甘州:进入乐曲的尾声,甘州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乐曲名称,用来强调情感的深沉。
《一剪梅·理绣》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孤独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