爇芳脐,烹瑞脑。染着衫襟,紧伴人昏晓。一点檀心难索讨。
梦醒更深,越觉添烦恼。
润能熏,潮顿燥。著定宫闺,兰麝宜频捣。缕缕微烟缠不了,透尽孤眠,谁更知他好。

【注释】

爇芳:点燃芳香。瑞脑:香料,这里指薰衣草。染着:沾上。一点檀心难索讨:一星半点的香味难以追寻。梦醒更深,越觉添烦恼:在梦中醒来时更加烦乱、苦恼。润能熏:滋润能使香气四溢。宫闺:宫中女子的卧室。兰麝:香草和麝香。宜频捣:应该经常捣碎。微烟缠不了:淡淡的烟雾缠绕不断。孤眠:独眠,孤独地睡觉。谁更知他好:谁能知道它好呢?

【译文】

点亮芳香的蜡烛,烹煮薰衣草的香料。它把香气染上衣衫,紧挨着我昏睡或清醒。那点香味真是难以追求,一星半点的香味难以追寻。

我在梦里醒来时更加烦乱,越发感到苦恼。

滋润能使香气四溢,潮湿顿感干燥。把它放在宫中女子的卧室里,香草和麝香应该经常捣碎。淡淡的烟雾缠绕不断,透尽孤眠,谁能知道它的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香囊写闺中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着。诗的起句“爇芳脐”是说点燃香袋中的香料,“烹瑞脑”即烹煮薰衣草的香料,这两句描绘了香囊的形制及其用途,为后文描写香囊所引发的情感作铺垫。接下来,“染着衫襟”三句是说香囊沾染了衣物,随着人的日夜而变化;“檀心难索讨”一句是说香囊里的香味难以追寻,暗喻闺中人的爱情之深,无法用言语表达。

接着诗人以“梦醒更深”领起全篇,表达了闺中人对爱情的渴望。“梦醒更深”是说闺中人在夜深之时思念情郎,难以入眠;“越觉添烦恼”是说闺中人因思念情郎而愁绪万千,烦恼不堪。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闺中人对爱情执着情感的流露。

“润能熏,潮顿燥”二句,是说香囊在室内散发着芬芳,使人陶醉其中;而在户外则因潮湿而变得干燥。这句既是描写香囊的功用,也暗示了闺中人所处的环境——室内外气候的差异,以及闺中人因爱情而生的种种情绪变化。

最后两句“著定宫闺,兰麝宜频捣”是说香囊放置在闺房之中,应时常捣碎,让浓郁的香气充溢于室内。这里的“兰”指香草,“麝”指麝香,都是制作香囊的香料。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香囊在闺中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香囊这一事物的描写,表达了闺中人对爱情的深切期盼、无尽思念以及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描写香囊在室内外的香气变化,揭示了闺中人所处的独特环境——室内外气候的差异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心理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