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西州拜扫,羊昙伤尽怀抱。心惊寒食棠梨雨,又是粘天衰草。寻坏道。知多少、飞乌衔纸青山绕。颓垣桑枣。算只有牛羊,日斜来下,拍手牧童笑。
千秋事,谁定荣华寿考。北邙松柏多了。丰碑赑屃峥嵘处,一样西风凭吊。吟望好。君不见、玉泉流水溅溅到。单衫破帽。对吹角残霞,打头败叶,寂寂古原悄。
摸鱼子·拜墓
年代:宋代作者:吴文英
几年来、西州拜扫,羊昙伤尽怀抱。心惊寒食棠梨雨,又是粘天衰草。寻坏道。知多少、飞乌衔纸青山绕。颓垣桑枣。算只有牛羊,日斜来下,拍手牧童笑。
千秋事,谁定荣华寿考。北邙松柏多了。丰碑赑屃峥嵘处,一样西风凭吊。吟望好。君不见、玉泉流水溅溅到。单衫破帽。对吹角残霞,打头败叶,寂寂古原悄。
注释:
- 羊昙(shān):晋朝人羊昙,字太傅,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婿。羊昙和王献之同为谢安的外甥,但羊昙早死,故王献之以羊昙比自己的弟弟。
- 心惊:心惊肉跳。
- 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火冷食,以祭亡者。
- 棠梨:棠梨树,一种常绿乔木,花可入药。
- 粘天衰草:指秋天的枯草。
- 坏道:坏掉的道路,指坟墓。
- 桑枣:桑树和枣树。
- 牛羊:指耕田的牛、羊。
- 残霞:夕阳的余光。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春天,当时作者在江西上饶任上饶盐法司干办公事。上饶地处江南,春意融融,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而词人却偏偏选择在清明节这一天,来到墓地拜扫,这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不合情理的,然而从词人的身世来看,却是情有可原的。
“几年来、西州拜扫,羊昙伤尽怀抱。”起韵点题。“几年来”,表明这是作者第一次拜扫,“羊昙”是指晋代羊祜的儿子羊昙(字太傅),因为与王献之同为谢安外甥,所以称他为”羊家郎”。这里用“羊昙”比喻作者,表示自己心中无限哀怨之情。接着用“心惊寒食棠梨雨”一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寒食雨景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伤感。“又是粘天衰草”,又到了一年中最为凄凉的时候,衰草连天,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过片“寻坏道。知多少、飞乌衔纸青山绕。”意思是说在这荒凉的坟地之中,只有乌鸦在空中盘旋,衔着纸钱飞去,环绕着青山。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荒凉,也表现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生死轮回的认识和接受。
“颓垣桑枣。算只有牛羊,日斜来下,拍手牧童笑。”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荒凉的墓地之中,只有牛羊在那里悠闲地吃着草,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而那些牧童们还在拍手笑着。这里的“拍手”一词,既表现了牧童们的无忧无虑,也表现出了他们对生死的淡然和豁达。
整首词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轮回的认识和接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