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连营下。羡奇谋、真同六出,锋销荆野。试问洞庭深几许,春水才堪饮马。露布到、甘泉宫也。殿上云迷三素色,正仙人、玉戏飘鸳瓦。帘影动,冷光射。
方圭圆璧浑无价。近蓬莱、天颜喜气,玲珑欲化。白虎幢前霜戟拥,荼作军容岂借。积三尺、瑶华不夜。遥想琼楼歌舞处,延邹生、枚叟珠玑泻。恩波淼,入清灞。
这首诗出自《贺新凉·宣岳州捷是日大雪和其年》,作者是北宋诗人苏舜钦。
首句“二月二日,宣岳州捷是日大雪”,交代了创作背景。当时正值二月初二,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而这个日子正是南宋军队收复岳州(今湖南岳阳市)的喜讯传来的日子,同时天气也下起了大雪。
接下来的句子“铁骑连营下。羡奇谋、真同六出,锋销荆野。”描绘了南宋军威壮盛的场景。铁甲骑兵连绵不绝地从山下杀来,令人羡慕的是他们的计谋,真如古代的兵法六出(即六路)一样,攻势猛烈,将荆楚的大地都打得尘土飞扬。
诗句“试问洞庭深几许,春水才堪饮马。露布到、甘泉宫也。殿上云迷三素色,正仙人、玉戏飘鸳瓦。”则通过提问和想象,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春天的水刚刚足以用来饮用战马,而露布送到甘泉宫时,宫殿上的云彩仿佛被三素色所迷惑,仿佛是神仙在玩玉戏,飘荡在华丽的宫殿瓦上。
接下来的几句“帘影动,冷光射。方圭圆璧浑无价。近蓬莱、天颜喜气,玲珑欲化。”继续描述了皇宫的景象。帘子的影子在晃动,冷光四射,而那方方正正的玉璧却毫无价值。靠近蓬莱仙岛,皇上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如同玉石般玲珑剔透。
最后两句“白虎幢前霜戟拥,荼作军容岂借。积三尺、瑶华不夜。”则进一步描绘了南宋军队的威武雄姿。白虎幢前的霜戟紧紧相拥,荼花作为军队的装饰也显得格外耀眼。瑶华不夜,意味着整个军营都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宋军队收复岳州的喜悦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