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阴招去踏芳堤,记得宋时溪。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
【注释】
- 午阴:中午的阳光。
- 层冰舞作蛟龙势:层层冰封,如同蛟龙翻滚。
- 千仞霞梯:指云霞缭绕的高峻山峰。
- 深坐解愁:长时间地坐在室内。
- 金缸乍烬:刚熄灭的铜灯。
- 蕉叶又编题:用蕉叶编织成书签。
- 山光钲鼓沉埋后:形容战争结束后的宁静景象。
- 狂客:指豪放不羁的文人或诗人。
- 分襟:分别。
【赏析】
此词是辛弃疾晚年在济武寓居时的一首词作。全词通过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阕写景。起句“午阴招去踏芳堤”,点明时间与地点,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接着“记得宋时溪”,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然后“层冰舞作蛟龙势”一句,描绘出层层冰封的景象,如同蛟龙翻滚一般,形象生动。“恨难上、千仞霞梯”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高峻山峰的向往之情。“深坐解愁,金缸乍烬”两句,描绘出长时间坐在室内的情景,同时用“金缸乍烬”来表现夜晚的氛围。结尾“春在画帘西”一句,表达了春天已经来临,美景如画的感觉。
下阕抒情。开头两句“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红牙拍遍,如同泥土一样平凡;而蕉叶编成的书签,则是作者追求美好的体现。然后“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结束后的和平环境的向往。最后两句“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表达了作者对于分别时刻的恐惧,同时也寄寓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和平环境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