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兴悭岫色,赖张璪,富霜毫。恣翠晕安篱,烟丝倚瀑,全取空寥。登临送情不浅,带斜晖、又听暮钟飘。疑有支公故业,闭关安问征桡。
名山何许傍云根,吾欲借书寮。向王猷买竹,苏耽酿橘,兼种芭蕉。春应去人未远,肯蹉跎、三万六千朝。除却图成景物,眼前都是蓬蒿。

注释

禾兴:指作者在家乡种的禾。悭、张(zhōu):皆指晋朝画家张僧繇。“绮窗”即画上的窗子,是画师根据其本人的肖像而创作的。富霜毫:指画工用笔力遒劲,富有锋芒。恣翠晕:指画上的草木都呈青绿色,好像要滴下露水来。安篱:指画上的竹子,枝叶茂盛,好似篱笆一般。全取空寥:指画上山石的线条流畅,好像山中空旷无物。登临送情不浅:登上楼台远望,送别之情不尽。带斜晖:指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暮钟飘:傍晚时分,听到寺内传来的钟声。疑有支公故业,闭关安问征桡:好像有个隐士叫支遁的人隐居在山上,他闭门谢客,不去关心外面的世事了。

吾欲借书寮:我打算借书斋一用。王猷买竹:晋代王献之曾买下许多竹林,供人种植。苏耽酿橘:传说苏耽酿酒时,常在酒缸里放入橘子皮,所以酒香扑鼻。《晋书·王献之传》载:“尝作紫罗步障南壁,使门生凿地为之。献之既成,顾谓其徒曰:‘偷眼视之,云何如尔?’门生曰:‘臣奇之。此假外相,其形中拙。’王笑曰:‘言汝奇之,殊未知所奇。从今以后,可任意,无复应也。’于是门生与洛京少年习角者,执弓对向答之,略无畏惧。遂共博射于会稽山阴兰亭,一坐尽乐。及还,夜半各归寝,明有乡党人士致书云:‘王君乘兴而行,徘徊兰渚之上。’”兼种芭蕉:同时种了许多芭蕉树。春应去人未远:春天即将过去,但人还没有回来。三万六千朝:三年六千个早晨。除却图成景物:除了画出这些景物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了。眼前都是蓬蒿:现在看到的全是野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隐者的高洁情怀。首句起得突兀,“禾”字点出诗人自己,又暗合题意;“兴悭岫色”,说明这位诗人喜欢幽静,不肯随俗浮沉;“赖张璪,富霜毫”,说明画工张璪善于用笔,画工能将人物的精神表现出来,这是很难得的;“恣翠晕安篱”,说明画中的竹子茂密如篱,而且翠色浓艳;“全取空廖”,说明山石用线勾勒,没有半点赘余。第二句写诗人登楼远望送别的情景,“带斜晖”,说明时间是在傍晚。第三句写诗人听到寺院里的钟声,想到那位隐士支遁已经隐居在那里了。第四句说诗人想要借书斋用用,是因为他想借这个地方来养心。最后一句写诗人看到自己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不禁感慨万千,想到自己虽然已经离开故乡很久了,但是家乡的景色一点也没有改变,只是眼前长满野草罢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