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拨尽,莲漏催沈,漏声点滴房栊。前欢已渺,思来万种情慵。风弄轻云易散,叹流年、太觉匆匆。无聊极,恨天光黯澹,日影重封。
又到残红零落,听杜鹃啼血,雨洒庭空。绣阁萧条,知心有几能同。犹记髫龄师弟,恨迢遥、泉路难通。悲往事,镇思量,幽闷万重。

【注释】

1.声声慢: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双调,一百零八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余幼年从嫂读:我小时候跟随嫂子读书。余:我。

3.偶检慧福楼遗集:偶然翻阅慧福楼的遗散书籍。检:搜寻。

4.寄余小令:寄来给我的小诗。

5.诵读数次:反复多次地阅读。

6.两阕(què):两首诗。

7.炉烟拨尽:指火已熄,炉中烟气已经吹尽;比喻时光流逝,人事已非。拨尽:完全燃尽。

8.莲漏催沈:即“莲漏催沉”。指夜深了,时间已到了深夜。漏声点滴房栊:形容滴答声不断,如同细雨打在窗户上,声音不绝。

9.前欢已渺:往日的快乐已变得模糊不清。

10.思来万种情慵:思念之情使人心绪懒洋洋。

11.风弄轻云易散:风轻轻地吹散了天空中飘浮的薄云。易:容易;轻易。

12.叹流年、太觉匆匆:感叹着岁月匆匆而过。太觉(xiǎo)匆匆:实在是太觉得太快。

13.无聊极,恨天光黯澹,日影重封:没有事情做,心中充满了烦闷,讨厌天空阴沉,太阳的光线被遮住。

14.又到残红零落:又看到凋零的红花飘落在地上。

15.听杜鹃啼血:听到杜鹃鸟啼叫得如泣如诉。血:杜鹃的叫声凄厉悲切,好像哭血一样。

16.绣阁萧条,知心有几能同:绣帘半掩的卧室空寂而凄凉,知音难觅,知己更少。

17.髫龄师弟:童年时期的同学,指年少时期的朋友。

18.恨迢遥:遗憾相隔遥远。

19.泉路难通:指死者的灵魂无法到达的地方。

20.悲往事,镇思量:悲伤过去的往事,总在心中思索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短暂和怀念逝去故人的悼亡词。《声声慢》是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写词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逝去故人的怀念,表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