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分手处,萧寺古钟楼。缥缈霜天孤雁,惊破一行秋。二十四桥烟月,一百五朝风雨,憔悴少年游。故乡渺无际,目断不胜愁。
吴天角,楚江尾,越山头。不如从此归去,挥手弄鱼钩。纵有长安同学,谁问行吟泽畔,五月有披裘。湖山春未老,去去莫淹留。

【注释】

水调歌头·次韵答家兄仲谋:一首词,作者以水调歌头的曲调来作答。家兄指作者的哥哥仲谋。分手处:离别的地方。萧寺:即寺院,因院内常有落叶声而称“萧寺”。孤雁:指离群的孤雁。二十四桥:在扬州市西北。烟月:指暮夜的月光和雾霭。百五朝:指一年中的第五个朝代,这里泛指五十年或五十年中的一半时间。长安:今西安,古都。同学:一起学习的人。行吟泽畔:指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感叹时世艰难,有志难抒。披裘:穿着皮衣,代指隐居生活。湖山春未老:指春天还没过去,景色依然美好。去去莫淹留:不要在这里久留。

【赏析】

此为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作者应苏东坡之请所作的词。当时东坡被贬谪黄州,作者与东坡从兄弟仲谋也同遭贬谪,故作词寄怀。

上阕首句“去年分手处”,点明地点,交代了两人分别的地点。“萧寺”是佛寺,“秋”字则表明季节是秋天。“缥缈霜天孤雁”一句写景,用笔极为凝炼,把萧瑟凄凉的深秋景象描绘得十分逼真。“惊破一行秋”,意谓那大雁排成一字飞过天空,使作者想起了当年和仲谋分别的一幕幕往事。“二十四桥”“一百五朝风雨”,都是写景,既写出了当时的景物,又暗寓了自己此时的处境。“憔悴少年游”两句是说,自己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之年了,故乡已变得渺茫无际,只能目断长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去游赏了;家乡已经衰败到这种程度,我实在是难以忍受。“故乡渺无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下阕首句“吴天角”,“楚江尾”,“越山头”,三句是说,吴地的天边、楚地的江尾、越国的山头,都各有特色。这几句是说自己要离开这些地方了。“不如从此归去”一句是说,不如就从这里回去吧。这里的“归去”指的是回到自己的故乡。“挥手弄鱼钩”,意谓挥别之后,便不再相见了。“纵有长安同学”,意谓即使有长安的朋友,谁还会关心我呢?“谁问行吟泽畔”,是说即使有朋友问起,我又该向谁倾诉呢?“五月有披裘”,这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句子,意谓即使到了寒冬腊月,我也不怕,因为心中有着壮志。“湖山春未老”,这句是说自己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湖光山色依旧美丽如故。最后两句是说,你不要在此地久留,赶快回去吧!“去去莫淹留”是说你要快快离去,不要再逗留了。

此词通过抒发对家乡、对友人、对朝廷的怀念和担忧之情,表达出词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与矛盾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