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
等闲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
【注释】:
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
等闲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
【赏析】:
此词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片。全词以“长歌”开头,抒发了作者对功业的感慨。
起头两句,即景抒情。作者面对赤壁古战场,想到自己当年曾在此指挥千军万马,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营垒和战船残骸,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放声高唱起来。“长歌当哭”,表达了作者对往昔英雄业绩的无限惋惜;“琅玕”、“珊瑚”,则象征着昔日的辉煌与富贵。
作者并没有沉溺于过去的荣华富贵之中,反而发出了“悔不当初”之叹。他后悔没有好好把握机会,去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这里的“中郎”、“都尉”,指代的是作者曾经担任过的官职,而“领”字则是动词,表示主动承担之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未能抓住机遇的深深遗憾。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慨。作者自嘲地说:“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这里指的是自己曾经拥有的高位,但如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沉迷其中,而自己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种反差让作者感到无比痛心。
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面前,作者感叹道:“雕龙何益?”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在他看来,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只会玩弄权术、攀附权贵,并不能真正为国家作出贡献。这里的“雕龙”,原指书法中的龙形笔画,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而“算功名偶然遂”,则是说这些追求功名的人只是一时侥幸而已,终究不能长久。
最后两句,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抉择。作者表示,既然已经放弃了官场生涯,那就应该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中去。他打算卖掉家中的房产,回到故乡去经营一家小酒馆,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里的“吴下”,指的是现在的苏州一带。而“吴下秋风归去好”,则是指回到故乡享受那份宁静与舒适。
这份宁静并不适合作者的心情。他仍然被疾病困扰着,无法摆脱困境。于是有了“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之叹。这里的“神君”和“天女”,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它们代表着希望和解脱。而“穷鬼”,则是指那些困扰着他的疾病。这里的“祛穷鬼”,就是驱赶那些疾病的意思。
最后一句,更是充满了讽刺意味。它暗示着如果再去寻找那枚夜明珠,就只会自寻烦恼,因为那只会让那头狡猾的骊龙(指敌人)更加得意。这里的“夜珠”,原指夜间能发光的珍珠,后来也泛指珍贵的东西。而“骊龙未成睡”,则是说敌人还没有完全放松警惕呢。
这首词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功业的感慨、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抉择的思考。它既有豪放之气,又有深沉之思,展现了苏东坡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