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觅封侯,惭不是、虎头燕颔。空自负、健儿身手,青天可撼。奔走几年人老大,荒村一径杨花糁。生怕是、花落打头来,都无胆。
也应有,味回榄。漫延伫,发霜髧。想半生嗜好,真同昌歜。铁骨铜筋成底用,绿红肥瘦同愁惨。又五更、听得鼓鼙声,死还散。
【注释】
- 封侯:古代的一种爵位,指获得功名后被封为侯爵。
- 虎头燕颔:形容人相貌英俊。
- 健儿身手:强壮有力之人的本领。
- 青天可撼:比喻人的气魄极大。
- 奔走几年人老大:意思是说已经奔波了很长时间,年纪也大了。
- 荒村一径杨花糁(sǎn):荒凉的村庄里,一条小路上飘满了杨花。
- 应(yīng)有味回榄:意思是说应该有一种味道是回味无穷的。
- 延伫(zhù):长久地站在那里等待。
- 昌歜:一种酒名,也作”畅豫”解。
- 铁骨铜筋:(身体)像铁一样坚强,像铜一样坚硬。
- 绿红肥瘦同愁惨:绿色的和红色的都因忧愁而憔悴。
- 又五更、听得鼓鼙声,死还散:又到了五更时分,听见战鼓的声音,就想到战死沙场,尸骨分散。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边塞生活的诗歌,表达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与英雄悲歌。全诗以“我”为中心展开,通过对景物、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充满战斗气氛的战场。
前四句写“我”对功名的渴望与追求,但未能如愿以偿,反而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中,饱受磨难与摧残。中间六句写战场上的景象与感受,从“杨花糁径”到“真同昌歜”,从“半生嗜好”到“绿红肥瘦”,再到“五更鼓鼙声”,最后归结于“死还散”。这些诗句既表现了“我”对战争的感受与思考,也表达了将士们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与忧虑。最后两句则是对战争结果的预测与反思,暗示着胜利的可能性很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战争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