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起精庐,恰住人三两。添个檐闲燕子来,时落芹泥响。
吹不尽春愁,辄被东风诳。一夜寒衾梦不成,天上瀛洲想。

《卜算子 · 瀛洲》树下起精庐,恰住人三两。添个檐闲燕子来,时落芹泥响。

吹不尽春愁,辄被东风诳。一夜寒衾梦不成,天上瀛洲想。

注释:

  1. 树下起精庐:在树下建立精舍。
  2. 恰住人三两:恰好有几个人住在这附近。
  3. 添个檐闲燕子来:有一只燕子飞来停在屋檐下休息,显得格外悠闲。
  4. 时落芹泥响:时而有燕子落在地面上的声音,听起来清脆悦耳。
  5. 吹不尽春愁:春风无法吹散春天的忧愁。
  6. 辄被东风诳:总是被东风吹拂,让人产生幻想。
  7. 一夜寒衾梦不成:整个夜晚,我都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8. 天上瀛洲想:心中常常浮现出天上的瀛洲(神话中的仙岛)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与诗人情感交融的词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向往。

首句“树下起精庐,恰住人三两”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词人选择在树下建立精舍,恰好有三两个人居住。这里的“精庐”指的是精心布置的住所,而“恰住人三两”则暗示了这个住所并不宽敞,只有寥寥几人能够容身。这种描述既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之感。

接下来两句“添个檐闲燕子来,时落芹泥响”,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燕子飞来停在屋檐下,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仿佛在欣赏着地上的芹菜泥地。这里,燕子成为了春天的象征,它们的到来为这个静谧的场景增添了生机。同时,“芹泥响”也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雨后泥土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词人的情感却并未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有所改变。第三、四句“吹不尽春愁,辄被东风诳。一夜寒衾梦不成,天上瀛洲想”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梦想。春风虽美,却吹不散他的愁绪;东风虽轻,却总让他产生幻想。整夜未眠的他,只能在寒冷的被窝中,梦见自己身处一个遥远的仙境——天上的瀛洲。这里的“瀛洲”并非真实存在的岛屿,而是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境界。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喜悦与忧愁。他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深处却渴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那份精神上的自由和美好。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